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桂管命奔问京陕祇役出蒸阳距家一日程未敢辄还寄诗当家书与共知之·其四》
《奉桂管命奔问京陕祇役出蒸阳距家一日程未敢辄还寄诗当家书与共知之·其四》全文
清 / 曾广钧   形式: 七言律诗

漫地无地食周薇,何止同林偶异飞。

忆远莫添团扇恨,盼归应湿枕头衣。

辞家桂海无舂庑,偕隐襄阳有钓矶。

清梦夜来还识路,多情频绕凤凰帷。

(0)
鉴赏

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对家庭生活的眷恋之情。

首联“漫地无地食周薇,何止同林偶异飞”,以周薇(一种植物)比喻离散的亲人,形象地描绘了亲人虽同处一片天地,却如同不同树林中的鸟儿一般,难以相聚的情景。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将自然界的景象与人的情感巧妙结合,表达了分离之痛。

颔联“忆远莫添团扇恨,盼归应湿枕头衣”,进一步深化了思念之情。诗人想象着远方的亲人,心中充满了对团聚的渴望,但又担心这思念之情会像团扇一样增添离别的愁绪;同时,他期待着亲人的归来,甚至想象着枕头上衣物被泪水浸湿的情景,细腻地刻画了思念的复杂心理。

颈联“辞家桂海无舂庑,偕隐襄阳有钓矶”,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家庭生活的怀念。在离开家乡后,他仿佛失去了熟悉的环境和生活节奏,而与亲人一同隐居襄阳时,却能有钓鱼的乐趣相伴。这一联既是对过去家庭生活的回忆,也是对当前处境的无奈与向往。

尾联“清梦夜来还识路,多情频绕凤凰帷”,以梦境结束全诗,既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也体现了他对家庭的深情。即使在梦中,他也能够找到回家的路,可见他对家的思念之深。同时,“多情频绕凤凰帷”一句,以凤凰象征吉祥与爱情,暗示了诗人对家庭温暖与幸福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家庭生活的深深眷恋,情感真挚动人。

作者介绍

曾广钧
朝代:清

曾广钧(1866年-1929年),字重伯,号伋庵,又号伋安,湖南湘乡人。曾国藩长孙。曾广钧为曾国藩三子曾纪鸿长子。光绪十五年(1889年)中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十六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甲午战争后,官广西知府。
猜你喜欢

八月十五日夜半云开然后玩月,因书一时之景

半夜碧云收,中天素月流。
开城邀好客,置酒赏清秋。
影透衣香润,光凝歌黛愁。
斜辉犹可玩,移宴上西楼。

(0)

途次敷水驿,伏睹华州舅氏昔日行县题诗处,

昔日股肱守,朱轮兹地游。
繁华日已谢,章句此空留。
蔓草佳城闭,故林棠树秋。
今来重垂泪,不忍过西州。

(0)

微之镇武昌,中路见寄蓝桥怀旧之作,凄然继

今日油幢引,他年黄纸追。
同为三楚客,独有九霄期。
宿草恨长在,伤禽飞尚迟。
武昌应已到,新柳映红旗。

(0)

蒙恩转仪曹郎,依前充集贤学士,举韩潮州自

翔鸾阙下谢恩初,通籍由来在石渠。
暂入南宫判祥瑞,还归内殿阅图书。
故人犹在三江外,同病凡经二纪馀。
今日荐君嗟久滞,不惟文体似相如。

(0)

宣上人远寄和礼部王侍郎放榜后诗,因而继和

礼闱新榜动长安,九陌人人走马看。
一日声名遍天下,满城桃李属春官。
自吟白雪诠词赋,指示青云借羽翰。
借问至公谁印可,支郎天眼定中观。

(0)

刑部白侍郎谢病长告,改宾客分司,以诗赠别

鼎食华轩到眼前,拂衣高谢岂徒然。
九霄路上辞朝客,四皓丛中作少年。
他日卧龙终得雨,今朝放鹤且冲天。
洛阳旧有衡茆在,亦拟抽身伴地仙。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