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端午》
《端午》全文
宋 / 黄朝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孟君此日钟英气,王凤今朝袭庆源。

五色呈祥文必显,丙时先诞位非尊。

兰汤备浴传荆俗,水马浮江吊屈魂。

因笑唐家公主騃,预令驰驿剪祗洹。

(0)
鉴赏

这首宋朝黄朝英所作的《端午》诗,以端午节为背景,巧妙地融入了历史典故与民俗风情,展现了诗人对传统节日的独特见解和深厚情感。

首联“孟君此日钟英气,王凤今朝袭庆源”,开篇即以“孟”、“王”二字点明端午节的吉祥寓意,暗喻端午节是钟灵毓秀之日,蕴含着传承与繁盛的深厚文化根基。通过“钟英气”和“袭庆源”的描绘,展现出端午节作为传统节日的神圣与尊贵。

颔联“五色呈祥文必显,丙时先诞位非尊”,进一步阐述了端午节的象征意义。五色代表五行,寓意着吉祥与和谐;“文必显”则暗示了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与精神价值。丙时,即午时,是中国古代十二时辰之一,此处用以强调端午节的重要时刻,预示着在这个特定的时间点,端午节的地位与意义非同寻常。

颈联“兰汤备浴传荆俗,水马浮江吊屈魂”,描绘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赛龙舟与饮雄黄酒。通过“兰汤备浴”这一细节,展现了荆楚地区的端午习俗,而“水马浮江”则形象地描绘了赛龙舟的壮观场面,寄托了人们对屈原这位伟大诗人的怀念之情。

尾联“因笑唐家公主騃,预令驰驿剪祗洹”,以幽默的口吻,对比了唐代公主在端午节的庆祝方式与现代习俗的不同,表达了对传统节日习俗传承与变化的思考。通过“騃”字(痴呆之意),讽刺了唐代公主在端午节的庆祝活动中可能的不谙习俗,同时也暗示了端午节习俗在不同朝代间的演变。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传统习俗,还蕴含了对历史变迁的思考与对传统文化的珍视。黄朝英以其独特的视角,将端午节的节日氛围与历史故事巧妙融合,使得这首诗既富有文化深度,又不乏生动趣味。

作者介绍

黄朝英
朝代:宋

宋建州人。哲宗绍圣后举子。著有《靖康缃素杂记》,辨正世传名物音义,校定经史得失,引据详明,可资考證。
猜你喜欢

菩萨蛮·其十二熏沉

黄姑青女交相忌。眼看尘土占芳蕊。急埽满阑金。

小奁熏水沈。博山银叶透。浓馥穿罗袖。

犹欲问鸿都。太真安稳无。

(0)

风入松·其一西湖戏作

少年心醉杜韦娘。曾格外疏狂。

锦笺预约西湖上,共幽深、竹院松窗。

愁夜黛眉颦翠,惜归罗帕分香。重来一梦觉黄粱。

空烟水微茫。如今眼底无姚魏,记旧游、凝伫凄凉。

入扇柳风残酒,点衣花雨斜阳。

(0)

菊花吟

金葩玉蕊破寒霜,北径东篱艳吐芳。

自惜彊腰翁去后,几人能共对重阳。

(0)

题赠南台山院主吉大师

三纪修行箬笠僧,布衣褴褛发鬅鬙。

邑人与卜幽栖处,象法能通最上乘。

常宿灵嵓敲玉磬,旋营精刹布金绳。

江西望镇称台岭,使者重来喜共登。

(0)

金竹峰

重重岩崿插晴空,云际丛开菡萏峰。

疑是葛仙归洞府,移将江上九芙蓉。

(0)

寄关彦长

黄金斗印未垂腰,绕舍湖山弄翠涛。

饥凤羽毛寒不铩,卧龙头角老方高。

樽前襟抱生平尽,醉里文章气格豪。

休论升沉向衰俗,功名到底属吾曹。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