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凌虚访戴,冒险游峨,招我荣州。
翊日山堂会,共禅居素酌,夜火乌尤。
醉中禁说愁字,思榜石遗楼。
自战伐频年,华严半岭,影事全休。悠悠。
剩诸彦,问燕子桥边,人唱渔讴。
莽莽乾坤大,秪韩门师弟,犹认从游。
数花旧指梅树,潮打秣陵舟。
叹点笔图中,山围故国天地秋。
记凌虚访戴,冒险游峨,招我荣州。
翊日山堂会,共禅居素酌,夜火乌尤。
醉中禁说愁字,思榜石遗楼。
自战伐频年,华严半岭,影事全休。悠悠。
剩诸彦,问燕子桥边,人唱渔讴。
莽莽乾坤大,秪韩门师弟,犹认从游。
数花旧指梅树,潮打秣陵舟。
叹点笔图中,山围故国天地秋。
这首诗是赵熙在晚清时期所作,以回忆昔日与友人一同游历峨眉山、凌虚寺的经历为背景,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战乱后世事变迁的感慨。诗人通过描绘山堂相聚、禅修饮酒的场景,以及醉中禁谈愁绪,暗示了战乱带来的哀愁和隐逸生活的无奈。他提及华严寺半山的景象,昔日繁华已不再,只剩下山河依旧。
接着,诗人将视线转向燕子桥边,渔歌飘荡,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他感叹天地广阔,唯有师兄弟间的友情尚存。诗人还提到曾共同观赏的梅花,以及潮水拍打着秣陵舟,寓言人事如梦,时光流逝。最后,诗人借“点笔图中”表达对故国山河的深深怀念,画面中满是秋天的凄凉,寓意着历史的沧桑和时代的变迁。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旧游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反思,具有浓厚的历史感和人文情怀。
虚危下流精,莱沂乃东峙。
乐谢爽鸠墟,勋崇太公履。
山河控十二,海岱错表里。
亡人忽龙翔,累囚遂鹊起。
名垂天壤居,世往陵谷徙。
谈馀邹衍风,节慕鲁连耻。
市藏陶朱侠,路曜姬姜子。
喧阗斗鸡道,舄奕鸣钟里。
雄豪八方凑,声利三川拟。
宝瑟发东讴,流黄织文绮。
大泽饶萑蒲,浊河足鳣鲔。
欲歌泱泱风,请自临淄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