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湖》
《西湖》全文
宋 / 陈大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有湖光处有山多,独此平坡玉一窝。

天下比来几西子,水中曾见百东坡。

不随巨浸熏为瘴,肯为飞廉鼓作波。

莫作无根潢潦看,两支流出万囷禾。

(0)
注释
湖光:湖面反射的光芒。
独:唯独,只有。
平坡:平坦的山坡。
玉一窝:如玉的美景。
比来:比较而来。
几西子:像西湖的西施。
水中:在水中。
百东坡:众多的东坡诗人。
巨浸:大水。
熏为瘴:被水汽熏染成瘴气。
飞廉:古代神话中的风神。
鼓作波:激起波浪。
无根潢潦:无源的积水。
流出:滋养流出。
万囷禾:千万仓的粮食。
翻译
湖光映照之处山峦叠翠,唯这片平缓山坡如美玉镶嵌。
自古以来,有多少美女能比得过西湖的西子,又有多少文人像东坡那样在水中留下诗篇。
它不会因大水而变为瘴气之地,也不愿被狂风鼓动起波涛。
不要把它当作无源之水看待,它的源头滋养了无数稻田,如同千仓万囤的粮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的独特景致,以湖光山色为背景,赞美了西湖的美丽。首句"有湖光处有山多,独此平坡玉一窝",写出了西湖四周环山,而湖面平坦如玉的景象,犹如一块镶嵌在大地上的美玉。接下来的"天下比来几西子,水中曾见百东坡",将西湖与古代美女西施和文人苏东坡相提并论,暗示西湖之美可媲美美人,又富有文化内涵。

诗人进一步强调西湖的与众不同:"不随巨浸熏为瘴,肯为飞廉鼓作波",意指西湖不受洪水侵害,也不因风起浪涌而失其宁静,展现出其稳定与宁静的特点。最后,诗人告诫人们不要小觑西湖,"莫作无根潢潦看,两支流出万囷禾",暗示西湖滋养着广袤的土地,如同源泉般滋养着周围的农田,寓意其深厚的生命力和价值。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西湖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西湖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其生态价值的肯定。

作者介绍

陈大震
朝代:宋

陈大震,字希声,晚年号蘧觉,番禺(今广东广州)人。理宗宝祐元年(一二五三)进士,授博罗簿。历知长乐县、广济县。度宗咸淳七年(一二七一)权知雷州,转知全州。元兵陷城,自劾罢。元世祖至元十八年(一二八一),授广东儒学提举,以疾力辞。卒年八十。
猜你喜欢

满江红·泛宅浮家

泛宅浮家,何处好、苕溪清境。
占云山万叠,烟波千顷。
茶灶笔床浑不用,雪蓑月笛偏相称。
争不教、二纪赋归来,甘幽屏。
红尘事,谁能省。
青霞志,方高引。
任家风舴艋,生涯笭箸。
三尺鲈鱼真好脍,一瓢春酒宜闲饮。
问此时、怀抱向谁论,惟箕颍。

(0)

水龙吟·梦寒绡帐春风晓

梦寒绡帐春风晓,檀枕半堆香髻。
辘轳初转,阑干鸣玉,咿哑惊起。
眠鸭凝烟,舞鸾翻镜,影开秋水。
解低鬟试整,牙床对立,香丝乱、云撒地。
纤手犀梳落处,腻无声、重盘鸦翠。
兰膏匀渍,冷光欲溜,鸾钗易坠。
年少偏娇,髻多无力,恼人风味。
理云裾下阶,含情不语,笑折花枝戏。

(0)

题苕溪渔隐图

秋云漠漠烟苍苍,芦花初白莲叶黄。
钓船尽日来往处,南村北村秔稻香。

(0)

咏苕溪水阁

三间小阁贾耘老,一首佳沈会宗。
无限当时好风月,如今总属绩溪翁。

(0)

临江仙·百尺危楼初过雨

百尺危楼初过雨,清风凛作轻寒。
一声渔笛在云端。
黄昏帘幕卷,新月半阑干。
青翼不来音信断,云窗杳隔三山。
何当携手便骖鸾。
今宵同胜景,玉斝不留残。

(0)

好事近·喜气拥朱门

喜气拥朱门,光动绮罗香陌。
行到紫微花下,悟身非凡客。
不须脂粉涴天真,嫌怕太红白。
留取黛眉浅处,画章台春色。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