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寺里清凉台,交岩互磴青崔嵬。
扬子江边白鹭洲,白云红叶长悠悠。
都门莲已落,蝉声满城郭。
跻跳丹霞端,乾坤忽开拓。
霸陵黄屋翔青云,钟山紫气何纷纷。
秦淮水接建章宫,铜沟亦与寒潮通。
层楼累阁分朱邸,主第侯家相对起。
琼台砌断金沙路,秋千亦在青槐里。
翡翠常衔苏合香,鸳鸯只浴胭脂水。
繁华转伤心,今古多升沉。
六代既冥漠,南唐亦安寻。
水晶宫殿野棠开,千门万户生秋阴。
四望何茫然,忽建城头羽。
帆从采石来,烟分历阳树。
遥川动霁景,碧草灭江渡。
衔杯不尽江南情,与君仗剑歌升平。
清凉寺里清凉台,交岩互磴青崔嵬。
扬子江边白鹭洲,白云红叶长悠悠。
都门莲已落,蝉声满城郭。
跻跳丹霞端,乾坤忽开拓。
霸陵黄屋翔青云,钟山紫气何纷纷。
秦淮水接建章宫,铜沟亦与寒潮通。
层楼累阁分朱邸,主第侯家相对起。
琼台砌断金沙路,秋千亦在青槐里。
翡翠常衔苏合香,鸳鸯只浴胭脂水。
繁华转伤心,今古多升沉。
六代既冥漠,南唐亦安寻。
水晶宫殿野棠开,千门万户生秋阴。
四望何茫然,忽建城头羽。
帆从采石来,烟分历阳树。
遥川动霁景,碧草灭江渡。
衔杯不尽江南情,与君仗剑歌升平。
这首明代诗人蔡羽的《清凉台》描绘了一幅清凉寺中的宁静景象和历史变迁的感慨。首句“清凉寺里清凉台”点出诗人的立足之处,清凉台位于寺庙之中,环境清幽。接下来的“交岩互磴青崔嵬”描绘了山石交错、台阶陡峭的壮观景色。
诗中又以“扬子江边白鹭洲,白云红叶长悠悠”展现出江景的开阔与自然的悠远,与都门的莲花凋零形成对比,暗示时光流转。都门蝉声满城郭,增添了季节感,而“霸陵黄屋翔青云”则借帝王陵寝的气势,寓言世事沧桑。
“秦淮水接建章宫,铜沟亦与寒潮通”展现了南京城的历史遗迹,以及秦淮河水与皇宫的联系。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贵族府邸的奢华,如“琼台砌断金沙路,秋千亦在青槐里”,显现出昔日繁华。
然而,诗人并未停留于对过去的赞美,而是借“翡翠常衔苏合香,鸳鸯只浴胭脂水”的意象,表达对繁华消逝的哀伤。“繁华转伤心,今古多升沉”直接表达了这种感慨。最后,诗人感叹六朝往事已成烟云,南唐也难觅踪迹,而眼前是“水晶宫殿野棠开,千门万户生秋阴”的荒凉景象。
整首诗通过描绘清凉台的景色和历史遗迹,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的怀念,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深沉思考,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衣瓜夏五。试于阗新乐,柘枝蛮鼓。
七宝楼台弹指现,乍染缤纷花雨。
钏动声轻,钗横光颤,宝靥明星互。
天河不隔,盈盈咫尺无语。
为问拾翠洲边,明珰未解,可要陈思赋。
结绮临春朝复夜,赢得东昏千古。
海绿非春,云香何叶,回首蘅皋暮。
维摩病也,凭谁问询天女。
飞花坠絮,竟欲送春归,晚风人悄。闲云共袅。
向阑干望去,一般萦绕。轻暖轻寒,怎把轻绵换了。
自颠倒。快唤取香醪,愁待伊扫。沉醉休坐啸。
忆水畔兰舟,岸边桂棹。出门一笑。
问韦郎可见,乱山残照。爱杀房栊,莫把香篝撇掉。
暮烟罩。去添衣、且休游眺。
有约无风雨,不分冷落歌尘。几愁里,掩重门。
黯烛泪襟痕。逢花拌酒年时梦,何处暂许温存。
绣隐幕,麝飘茵。为说与消魂。冰轮。
凭阑见、嫦娥自昔,浑未肯、多情向人。
便真个、闻声对影,也无望、点拍霓裳,驻得浮云。
相如倦也,只有纤阿,来照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