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裹青衫已十年,聪明更觉不如前。
簿书丛里先抽手,鼓笛场中少息肩。
瓶底剩储元亮粟,叉头高挂老坡钱。
会须著我屏山下,了却平生不问天。
包裹青衫已十年,聪明更觉不如前。
簿书丛里先抽手,鼓笛场中少息肩。
瓶底剩储元亮粟,叉头高挂老坡钱。
会须著我屏山下,了却平生不问天。
这首诗是金代诗人李纯甫的《偶得》,通过诗人的自我反思与感慨,展现了其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包裹青衫已十年”,描述了诗人身着官服已有十年之久,暗示了其长期在官场中的生活状态。接着,“聪明更觉不如前”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智慧的反思,可能是因为长时间的官场生活使他感到心智不如从前敏锐,或是对世事的洞察力有所减弱。
“簿书丛里先抽手”表明诗人渴望摆脱繁杂的文书工作和官场事务,寻求心灵的解脱。“鼓笛场中少息肩”则进一步说明诗人希望远离喧嚣的社交场合,减少身心的负担。
“瓶底剩储元亮粟,叉头高挂老坡钱”两句运用典故,元亮指陶渊明,老坡则是苏轼的别称。这里诗人以陶渊明和苏轼自比,表达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古代文人隐逸生活的羡慕。元亮粟和老坡钱象征着简朴的生活和精神的富足。
最后,“会须著我屏山下,了却平生不问天”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即希望能在屏山之下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不再关心外界的评价和命运的安排,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其对个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和对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
溪亭春晚共离觞。
何许是衡阳。
香罗初剪征衫好,东风里、快马轻装。
市远擘张闲暇,年丰虎落相羊。
苍梧云尽暮天长。
山色似吾乡。
莺啼绿树飞红雨,三千里、处处耕桑。
说与年年归雁,重来应念潇湘。
晨看婺女,正流光垂照,耆昌堂里。
只为佳人延眉寿,影入玉杯迎喜。
莫道春秋,八千八百,玄远都难拟。
人生稀也,古来登八能几。
眼见绕膝孙枝,烹羊脍鲤。
也有些肥美。
淡饭恶衣,聊自足、多少何能如你。
夫是谪仙,金銮待诏,妻亦寻常比。
随缘相守,安贫况是王礼。
西湖馆舍开新秋,三峰倒影紫翠流。
白马雕戈驻逵道,金鱼玉佩罗林丘。
二孤五老独神往,八公六逸同天游。
时维小康况大比,万乘少纾东南忧。
如渑之酒官寺送,风生酒波鳞甲动。
荔子浆凝赤露香,鹅肪炙作黄冰冻。
歌袖频熏婆律膏,渴羌解奏参差凤。
右丞阀阅霄汉逼,诸叟文章台阁重。
罘罳骎骎落日凉,菱花蕸叶掩冉光。
惊飞先自有乌鹊,寡宿未必无鸳鸯。
尧封禹迹烟莽苍,宣发固短忧心长。
侧闻汴破济欲下,百姓亦望临淮王。
山人厌乱喜莫量,笑整冠带为举觞,醉后不登严武床。
时危短吾裾,薄游东昆野。
有唐将军茔,肃肃风露下。
木叶金甲动,土花碧血洒。
居然神兵栖,夜嘶石跼马。
二蛇顾首尾,势若无御者。
当时阵或然,威福巫得假。
灵乌拂人首,疏火散村社。
湠々娄逝波,壮怀托申写。
我志千载前,而生千载后。
间劳济胜具,或寓醉乡酒。
东郊秀壁参错明,螮蝀下饮波神惊。
看云衣上落照赤,放棹却赴糟台盟。
糟台筵开戛秦筑,霜寒入帘吹绛烛。
沉香刳槽压蔗露,风过细浪生纹縠。
水晶碗,苍玉船,载酬载酢陶自然。
鼻头火出逐獐未必乐,髀里肉消骑马良可怜。
五侯七贵真粪土,蜀仉如飘烟。
闻鸡懒舞饭牛耻,中清中浊方圣贤。
岂不闻县谯更阑漏迟滴,又不见天汉星疏月孤白,几家门锁瓦松青,仅留校书坟上石。
坟上石,终若何,醴泉曲车更进双叵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