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梅腊月开,得名所以乃。
朔地节候迟,顿使花信改。
宿雪封腰支,和飔绽蓓蕾。
香后坞旁桃,荣共溪边䈚。
花师并无藉,春风则有待。
名实不相称,知音幸勿罪。
蜡梅腊月开,得名所以乃。
朔地节候迟,顿使花信改。
宿雪封腰支,和飔绽蓓蕾。
香后坞旁桃,荣共溪边䈚。
花师并无藉,春风则有待。
名实不相称,知音幸勿罪。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蜡梅在严冬中的独特风姿。诗人首先点明蜡梅在腊月盛开的独特时令,强调其得名的原因。接着,通过“朔地节候迟”一句,巧妙地将蜡梅与北方寒冷的气候联系起来,暗示其生长环境的特殊性。诗人运用“顿使花信改”描绘出蜡梅打破常规,提前绽放的景象,赋予了蜡梅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
“宿雪封腰支,和飔绽蓓蕾”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蜡梅在积雪覆盖下,微风轻拂间,花朵逐渐绽放的动态美。诗人通过“香后坞旁桃,荣共溪边䈚”对比,不仅突出了蜡梅在严冬中独放异彩的坚韧生命力,也暗示了其香气与春日桃花、溪边野花的和谐共生,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最后,“花师并无藉,春风则有待”表达了蜡梅虽能在严寒中独立绽放,但最终仍需春风的降临才能达到完全的繁荣。这既是对蜡梅生存状态的描述,也是对自然界万物生长规律的深刻理解。“名实不相称,知音幸勿罪”则流露出诗人对蜡梅因时令差异而未能完全展现其美丽可能带来的遗憾,同时也表达了对真正欣赏和理解蜡梅之美的读者的宽容与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蜡梅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风貌,也蕴含了诗人对生命、季节更替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命哲理的探索。
高歌饮酒须盛年,四座未醉翁醄然。
请与吾翁论经济,少壮粗疏老微细。
始知识力相乘除,外边不足中有馀。
颠毛豁尽齿牙脱,胸中饶有真诗书。
诗书不是空文字,风雨晦冥皆正气。
万古端州一片云,逼塞孤臣方寸地。
五羊城边垂钓翁,曾识西方隆隼公。
穆天去后无消息,惟留八骏长嘶风。
风高大野秋光早,散诞天閒随水草。
产得龙驹腹有文,取次骞腾慰衰老。
老翁事事不如人,止有耳目闻见新。
逢场笑倒笑还起,扑折一角林宗巾。
问翁笑笑胡尔为,欲语不语人知稀。
女子不嫁嫁已毕,于陵窃鈇蹠采薇。
江河日下长如此,河水待清人寿几。
分明记得少陵诗,眼中之人吾老矣。
《赠黄元祥中秘》【明·成鹫】高歌饮酒须盛年,四座未醉翁醄然。请与吾翁论经济,少壮粗疏老微细。始知识力相乘除,外边不足中有馀。颠毛豁尽齿牙脱,胸中饶有真诗书。诗书不是空文字,风雨晦冥皆正气。万古端州一片云,逼塞孤臣方寸地。五羊城边垂钓翁,曾识西方隆隼公。穆天去后无消息,惟留八骏长嘶风。风高大野秋光早,散诞天閒随水草。产得龙驹腹有文,取次骞腾慰衰老。老翁事事不如人,止有耳目闻见新。逢场笑倒笑还起,扑折一角林宗巾。问翁笑笑胡尔为,欲语不语人知稀。女子不嫁嫁已毕,于陵窃鈇蹠采薇。江河日下长如此,河水待清人寿几。分明记得少陵诗,眼中之人吾老矣。
https://shici.929r.com/shici/EV6rif8IKr.html
使君丰骨最相宜,特出仙庭伴素姿。
舞影且看三岛远,依人独与七贤期。
玉箫听彻原非梦,华柱啼残欲向谁。
不寂不喧官署好,此中怀抱任离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