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寻师到海涯,手中常袖一青蛇。
随身风月长为伴,到处溪山总是家。
玉笥岩前曾结草,金华洞里独餐霞。
有人问我长生事,默默无言指落花。
昔日寻师到海涯,手中常袖一青蛇。
随身风月长为伴,到处溪山总是家。
玉笥岩前曾结草,金华洞里独餐霞。
有人问我长生事,默默无言指落花。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白玉蟾的《题迎仙堂》,是一首描绘隐逸生活和超脱尘世之境的诗。诗中充满了道家修炼长生的意象,语言清新自然,意境辽阔。
“昔日寻师到海涯,手中常袖一青蛇。”这两句描绘出诗人追求仙道、寻访师承的场景。海涯作为边远之地,是通往神秘世界的入口。而那袖中的青蛇,则是修炼成果或仙药的象征,表明诗人对长生不老的向往。
“随身风月长为伴,到处溪山总是家。”这两句则展现了诗人的超然物外之境界。无论身在何处,自然之景皆可作为伴侣,溪山之地也都能成为他的家,这种心态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和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
“玉笥岩前曾结草,金华洞里独餐霞。”这里的“玉笥岩”和“金华洞”,都是仙境的代名词。诗人在这些地方修炼、居住,是对超凡脱俗生活的一种向往。而“结草”与“独餐霞”,则是修道时期常见的情景,象征着与自然界的深度融合。
最后,“有人问我长生事,默默无言指落花。”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长生之道的态度。当别人询问他有关长生不老的事时,他选择沉默,用手势指向随风飘落的花瓣。这里的“落花”既可以理解为自然界中事物无常的象征,也可以解读为诗人对长生之道达观而淡然的一种表态。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诗人的隐逸生活和他与自然的交融,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理想。
北固当金焦,京口为门户。
大江日夜流,滔滔自隆古。
万派此中分,千峰奔栋宇。
兴废感梁陈,苍茫辨吴楚。
广陵谢榷鹾,边庭将射虎。
男儿志四方,敢复怨行旅。
北顾心神伤,依依恋明主。
昔人盛游览,杭颖无低崇。
风雅久沦没,废为葭苇丛。
譬彼亿兆情,壅滞不得通。
虽有惠下心,政治难为功。
贤牧为疏导,众生欣相从。
天水望空阔,豁然开心胸。
中流一洒酹,怀古酬高风。
玄冥作重阴,惨雪纷扬播。
冽冽交树风,凛凛侵书舍。
侧闻煖寒杯,欢歌动四座。
歌声遏行云,欢呼累长夜。
顾影自生怜,终宵不能卧。
万感结愁肠,默默对书坐。
出处两无能,生涯日趋下。
忆昨返家门,妻孥令我怕。
悴憔非人形,悬鹑仅掩胯。
战慄向我言,口噤艰出话。
室内静炊烟,盎底积尘堁。
绕膝黄口儿,苦道腹饥饿。
哀哀哭叫娘,顿足裂衣破。
相顾正徬徨,高呼索租课。
婉语丐迟期,嗔怒杂嫚骂。
身贫世所欺,非关性怯懦。
此境谁能堪,听者足惊讶。
皇天岂不仁,我独遭坎坷。
年衰悲道穷,八口任难卸。
炎凉迥分途,馀光耻相借。
逼处实在兹,展转增摧挫。
东方日不明,歌钟且未罢。
安得酒如渑,沈湎纵杯斝。
既令百情远,又令磈礧化。
《连夜不寐因成苦调》【清·戴亨】玄冥作重阴,惨雪纷扬播。冽冽交树风,凛凛侵书舍。侧闻煖寒杯,欢歌动四座。歌声遏行云,欢呼累长夜。顾影自生怜,终宵不能卧。万感结愁肠,默默对书坐。出处两无能,生涯日趋下。忆昨返家门,妻孥令我怕。悴憔非人形,悬鹑仅掩胯。战慄向我言,口噤艰出话。室内静炊烟,盎底积尘堁。绕膝黄口儿,苦道腹饥饿。哀哀哭叫娘,顿足裂衣破。相顾正徬徨,高呼索租课。婉语丐迟期,嗔怒杂嫚骂。身贫世所欺,非关性怯懦。此境谁能堪,听者足惊讶。皇天岂不仁,我独遭坎坷。年衰悲道穷,八口任难卸。炎凉迥分途,馀光耻相借。逼处实在兹,展转增摧挫。东方日不明,歌钟且未罢。安得酒如渑,沈湎纵杯斝。既令百情远,又令磈礧化。
https://shici.929r.com/shici/nievAHa.html
天净雨初霁,草木相新鲜。
碧水萦低槛,好鸟鸣树间。
浮云薄太虚,去去亦何閒。
开轩挹苍翠,秀色凌盘餐。
疏松动凉飙,萧然开我颜。
况有忘忧物,重觞累我前。
放情遗滞虑,良会非偶然。
落日散孤霞,墟里明炊烟。
何当复相寻,披襟弄清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