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鉴孤明,地籁奠众响。
虑淡世欲轻,性复道心长。
敛襟步前庭,手执周易往。
得知三画初,真契贯穹壤。
图书诣其微,精实超惚恍。
启蒙析其义,端倪见俯仰。
九京如可作,舍此吾安放。
天目鉴孤明,地籁奠众响。
虑淡世欲轻,性复道心长。
敛襟步前庭,手执周易往。
得知三画初,真契贯穹壤。
图书诣其微,精实超惚恍。
启蒙析其义,端倪见俯仰。
九京如可作,舍此吾安放。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章粲的《学易斋》,通过对天目山的孤明和大地声音的描绘,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心境。诗人手持《周易》走向前庭,深感这部经典中的智慧之源,从太极图中领悟到宇宙的奥秘。他研读《周易》的细微之处,其内容深邃而实在,超越了寻常的想象。通过解析卦象,诗人仿佛能洞察天地间的道理,纵览人生的起伏。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周易》价值的极高评价,认为如果可以借助这部书来理解生死,那么除了它,其他事物都无法替代其在心中的位置。整首诗寓含了诗人对易学的虔诚与追求,以及从中获得的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