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布水村·其三》
《布水村·其三》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尽映蕉林出,来窥宋玉姿。

苧萝无女久,乌鹊得夫迟。

户熟秋蚕候,家收早稻时。

年年视公姥,帆落此江湄。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布水村的自然风光与村民的生活状态,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和人文关怀。

首句“尽映蕉林出”,以“映”字生动地展现了蕉林在阳光下绿意盎然的景象,仿佛整个村庄都被这绿色所包围,生机勃勃。接着,“来窥宋玉姿”一句,巧妙地将村庄的美丽与古代美男子宋玉相联系,赋予了村庄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同时也暗示了这里有着令人向往的美好景致。

“苧萝无女久,乌鹊得夫迟。”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村庄中长久以来未见佳丽和乌鹊迟迟未能找到配偶的感慨,既有对自然界的观察,也蕴含了对人生际遇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细腻感受和深刻理解。

“户熟秋蚕候,家收早稻时。”描绘了村庄里农事繁忙的场景,秋蚕的成熟预示着丰收的季节即将到来,早稻的收获则象征着农民辛勤劳动的成果。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农村生活的实际面貌,也体现了诗人对农业社会的深厚情感和对劳动人民的敬仰。

“年年视公姥,帆落此江湄。”最后两句点明了村庄的地理位置和村民的生活习惯。每年,村民们都会定期探望长辈,而当船只停靠在江边时,他们便回到了熟悉的家园。这两句既体现了家庭伦理的重要性,也描绘了村民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展现出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画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布水村自然景观和村民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明末清初时期江南乡村的独特风貌和淳朴民风,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赞美,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长沙桓王墓下别李纾、张南史

长沙千载后,春草独萋萋。
流水朝将暮,行人东复西。
碑苔几字灭,山木万株齐。
伫立伤今古,相看惜解携。

(0)

送李校书赴东浙幕府(校书工于翰墨)

方从大夫后,南去会稽行。
淼淼沧江外,青青春草生。
芸香辞乱事,梅吹听军声。
应访王家宅,空怜江水平。

(0)

送张栩扶侍之睦州(此公旧任建德令)

遥忆新安旧,扁舟复却还。
浅深看水石,来往逐云山。
入县馀花在,过门故柳闲。
东征随子去,皆隐薜萝间。

(0)

寄万州崔使君(令钦)

时艰方用武,儒者任浮沈。
摇落秋江暮,怜君巴峡深。
丘门多白首,蜀郡满青襟。
自解书生咏,愁猿莫夜吟。

(0)

岁夜喜魏万成、郭夏雪中相寻

新年欲变柳,旧客共沾衣。
岁夜犹难尽,乡春又独归。
寒灯映虚牖,暮雪掩闲扉。
且莫乘船去,平生相访稀。

(0)

过桃花夫人庙(即息夫人)

寂寞应千岁,桃花想一枝。
路人看古木,江月向空祠。
云雨飞何处,山川是旧时。
独怜春草色,犹似忆佳期。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