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本是我青毡,寂寞风流数百年。
素业久惭吾未振,遗芳今喜汝能传。
九光瑞日才披雾,千里修途要著鞭。
竹素纪名男子事,莫令风味愧吾先。
龙头本是我青毡,寂寞风流数百年。
素业久惭吾未振,遗芳今喜汝能传。
九光瑞日才披雾,千里修途要著鞭。
竹素纪名男子事,莫令风味愧吾先。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华镇所作的《试院中闻初平别头预上舍选作诗二章以贻之(其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友人初平才华与风流的赞美,以及对其未来仕途的期许。
首联“龙头本是我青毡,寂寞风流数百年”以“龙头”喻指初平的卓越才华,将他比作古代文坛上的佼佼者,虽历经数百年仍保持其风流与影响力,暗含对初平才华的敬仰与期待。
颔联“素业久惭吾未振,遗芳今喜汝能传”转而表达诗人自身的感慨与欣慰。素业即指传统学问或事业,诗人自谦未能有所成就,但欣喜于初平能够继承并发扬光大,传递这份文化与精神的遗产。
颈联“九光瑞日才披雾,千里修途要著鞭”描绘出一幅光明前景的图景。九光瑞日象征着初平未来的辉煌成就,而千里修途则比喻其漫长而充满挑战的仕途之路。诗人鼓励初平要抓住时机,积极进取,如同在雾中见到曙光般,勇敢地踏上前方的道路。
尾联“竹素纪名男子事,莫令风味愧吾先”则是对初平的勉励与期许。竹素即竹简,古人常用以记录文字,此处借指历史与名声。诗人希望初平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光辉的印记,不辜负前辈的期望与先贤的风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初平才华与未来的美好祝愿,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的深刻思考。
持门赖健妇,颇忆盆孟光。
今夕复何夕,洗手调羹汤。
辛盘与椒酒,一一亲排当。
夜半理梳裹,灯前事晨妆。
君姑尚未起,鸡鸣候高堂。
□□偕先后,杂佩鸣珩璜。
我亦梦到家,身侍阿母旁。
乌啼忽警觉,仍在天一方。
梦回思往事,石阙空衔悲。
缅惟遭丧日,事远尚可追。
先君昔迁谪,家细不得随。
二载密云尹,溘然遂长违。
时余行未至,伯兄适南归。
饭含未及视,安用有子为?
一棺尚寄旅,僻在城南陲。
遥忆今夜奠,纸钱风吹灰。
吾闻古丧礼,未葬不释缞。
念此痛欲绝,有如刺心锥。
哀歌不成曲,我唱和者谁。
铩羽难迁月下枝,文殊问疾倍支离。
梦萦竹屋风前树,心绕觚棱雨后葵。
已分孤臣伤骨鲠,可禁众女嫉蛾眉。
怜才只有宣仁语,千载追寻五夜悲。
明星烂烂高十丈,城楼雉堞屹相向。
吏持府帖呼点丁,十家九家驱上城。
黄昏丽谯鼓角鸣,城头灯火争繁星。
紫髯太守雄且豪,罽靴绛缨跨两刀。
马蹄踏踏何其劳,贯三鞭七声嗷嘈。
昨日传闻羽书至,长江六月无行估。
战舰还防扬子渡,游兵已围太平府。
纵令消息未必真,杞人忧天独苦辛。
即防此辈易激变,盗贼往往皆良民。
星沉鸡唱太守至,慎莫偶语行弃市。
我闻峨眉山,插天青嶙峋。
上有太古雪未化,不知天地冬与春。
高悬更有秋空月,雪上清辉尤皎洁。
光耀磊落之奇人,西汉马卿宋轼辙。
况君秋水点双瞳,九天衔命下蚕丛。
清无遗照同山月,毕献珠光锦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