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志怀山栖,复得理山郡。
苍岫入南楹,白云带西径。
虽事簿领劳,时与烟霞并。
心旷眺已遐,迹沈寻亦近。
下车芳载徂,牵牒明两迅。
仁静乐有馀,拙迟澹无竞。
命藻酬清晖,濡毫愧灵运。
雅志怀山栖,复得理山郡。
苍岫入南楹,白云带西径。
虽事簿领劳,时与烟霞并。
心旷眺已遐,迹沈寻亦近。
下车芳载徂,牵牒明两迅。
仁静乐有馀,拙迟澹无竞。
命藻酬清晖,濡毫愧灵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山郡为官时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状态,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官场事务的淡然态度。
首句“雅志怀山栖,复得理山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山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点明了他实际担任的是管理山郡的职务。接着,“苍岫入南楹,白云带西径”两句,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展现了山郡的壮丽景色:连绵的山峰仿佛直接延伸至建筑的南面,而西边的小径则被轻盈的白云环绕,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虽事簿领劳,时与烟霞并”两句,转折中透露出诗人虽然忙于处理繁杂的公文事务,但依然能从忙碌中抽身,享受与自然风光相伴的时刻,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心旷眺已遐,迹沈寻亦近”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心境的转换,即使是在繁忙的工作中,诗人的心灵也能远眺至广阔的天地,同时,他的行动也能够贴近自然,寻找心灵的宁静。
“下车芳载徂,牵牒明两迅”描述了诗人上任后的时间流转,芳华易逝,公文如山,时间仿佛在忙碌中飞逝。
最后,“仁静乐有馀,拙迟澹无竞”表达了诗人对仁爱、宁静生活的喜爱,以及对拙朴、迟缓生活方式的满足,不争名利,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命藻酬清晖,濡毫愧灵运”则是诗人对自己创作的谦逊态度,他以藻饰的文字来回应这清新的光辉,却自感难以与古代文豪谢灵运相提并论,流露出对文学艺术的敬畏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官场事务的淡然态度,以及对内心宁静生活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春归已獭祭,微绿先道周。
衡门少灯火,征夫竭乾糇。
雨工挽九河,荐作南国忧。
君诗形苦词,高义薄中州。
歌声满天地,宰物能闻不。
凡今世贤知,耄及谁不偷。
唯我与之子,炯炯定寡求。
安得习习风,冻蘖新萌抽。
遥山涤馀霭,归云下岩幽。
紫凤会骞翥,百鸟劳喧啾。
苍生得税驾,王度日清休。
醉眼眩章句,烦君为校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