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清明·其二》
《清明·其二》全文
宋 / 韩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小院春阴满槛花,淡红微绿自芳华。

檐前落日蜂儿聚,帘外东风燕子斜。

修禊人寻诗事业,清明天与醉生涯。

一樽莫负流觞意,梦到兰亭兴亦嘉。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小院中的宁静春景。首句“小院春阴满槛花”,以“满”字生动地展现了春花盛开的景象,而“春阴”二字则暗示了春日特有的柔和光线,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淡红微绿自芳华”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色彩与生机,淡红与微绿交织,自成一派芳华。

“檐前落日蜂儿聚,帘外东风燕子斜”两句,通过蜜蜂和燕子的行为,巧妙地捕捉了夕阳西下时分的动态美。蜜蜂在檐前聚集,似乎在享受最后的阳光;而燕子则在帘外随风斜飞,展现出一幅和谐共生的画面。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生动场景,也暗含了时间流逝的意味。

“修禊人寻诗事业,清明天与醉生涯”中,“修禊”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习俗,此处借指诗人或文人在清明时节寻觅灵感,创作诗歌。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清明节这一传统节日的深厚情感,以及通过诗歌表达内心感受的愿望。“清明天与醉生涯”则体现了诗人对清明节的特殊情感,既有清明时节的清新与明净,也有在节日里寻求心灵慰藉的醉意。

最后一句“一樽莫负流觞意,梦到兰亭兴亦嘉”将诗人的思绪引向了历史上的兰亭集会,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清明时节也能像古人那样,通过饮酒赋诗来寄托情感,追求精神上的愉悦与满足。整首诗通过对清明时节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古人雅趣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

作者介绍
韩淲

韩淲
朝代:宋   字:仲止   号:涧泉   生辰:biāo)(1159—1224

韩淲(biāo)(1159—1224)南宋诗人。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猜你喜欢

临芳墅

别墅水之涯,清华复静美。

团团榆槐阴,罗罗花药蕊。

偶憩如久居,心恒不离此。

不离此缘何,檐额揭妙旨。

对时育物心,翥凤飞龙体。

(0)

元人鸠雀图

瓦雀栖花树,锦鸠傍水石。

托体虽不同,意各适其适。

(0)

绮望楼

楼登绮望一凭看,锦绣原非纂组观。

虽乏桑麻富禾黍,求衣于食又何难。

(0)

密云行

京北重镇称密云,岩城埤堄新旧邻。

控制三边列棨戟,胜国曾此屯万军。

两山寺塔节珰建,南者已颓北犹存。

靡饷士不得实用,剥民奉已祈佛恩。

尔辈富贵亦何在,空令过客兴慨论。

白河流西潮河左,徒观形胜诚复可。

由来在德语不刊,讵誇扼险牢关锁。

即今大宛为荒服,木兰近囿来往熟。

筑堤障水惟利民,我每经行缅圣躅。

得势不事守有馀,失势竭力守不足。

势匪地利实人和,敬已勤民吁天福。

(0)

题金廷标写意秋英十八种·其十三万寿菊

黄金为瓣玉为丛,熻熻风萧露泥中。

合向萱阶祝万寿,由来正色一般同。

(0)

遣吟

澄虚榭朗散幽襟,景入新秋雅称心。

摇扇暑如避西颢,登舟月恰出东林。

遣吟细字浑难写,即目烟波耐可寻。

傍岸刚欣芳草绿,王孙又送数声吟。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