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春阴满槛花,淡红微绿自芳华。
檐前落日蜂儿聚,帘外东风燕子斜。
修禊人寻诗事业,清明天与醉生涯。
一樽莫负流觞意,梦到兰亭兴亦嘉。
小院春阴满槛花,淡红微绿自芳华。
檐前落日蜂儿聚,帘外东风燕子斜。
修禊人寻诗事业,清明天与醉生涯。
一樽莫负流觞意,梦到兰亭兴亦嘉。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小院中的宁静春景。首句“小院春阴满槛花”,以“满”字生动地展现了春花盛开的景象,而“春阴”二字则暗示了春日特有的柔和光线,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淡红微绿自芳华”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色彩与生机,淡红与微绿交织,自成一派芳华。
“檐前落日蜂儿聚,帘外东风燕子斜”两句,通过蜜蜂和燕子的行为,巧妙地捕捉了夕阳西下时分的动态美。蜜蜂在檐前聚集,似乎在享受最后的阳光;而燕子则在帘外随风斜飞,展现出一幅和谐共生的画面。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生动场景,也暗含了时间流逝的意味。
“修禊人寻诗事业,清明天与醉生涯”中,“修禊”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习俗,此处借指诗人或文人在清明时节寻觅灵感,创作诗歌。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清明节这一传统节日的深厚情感,以及通过诗歌表达内心感受的愿望。“清明天与醉生涯”则体现了诗人对清明节的特殊情感,既有清明时节的清新与明净,也有在节日里寻求心灵慰藉的醉意。
最后一句“一樽莫负流觞意,梦到兰亭兴亦嘉”将诗人的思绪引向了历史上的兰亭集会,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清明时节也能像古人那样,通过饮酒赋诗来寄托情感,追求精神上的愉悦与满足。整首诗通过对清明时节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古人雅趣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
京北重镇称密云,岩城埤堄新旧邻。
控制三边列棨戟,胜国曾此屯万军。
两山寺塔节珰建,南者已颓北犹存。
靡饷士不得实用,剥民奉已祈佛恩。
尔辈富贵亦何在,空令过客兴慨论。
白河流西潮河左,徒观形胜诚复可。
由来在德语不刊,讵誇扼险牢关锁。
即今大宛为荒服,木兰近囿来往熟。
筑堤障水惟利民,我每经行缅圣躅。
得势不事守有馀,失势竭力守不足。
势匪地利实人和,敬已勤民吁天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