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国蒲帆夜有风,隔邻渔唱一灯红。
云霓已副为霖望,江汉谁多济险功。
旅梦惊回憎漏永,吟髭撚断觉诗穷。
高堂不尽怀儿意,定倚南楼看北鸿。
水国蒲帆夜有风,隔邻渔唱一灯红。
云霓已副为霖望,江汉谁多济险功。
旅梦惊回憎漏永,吟髭撚断觉诗穷。
高堂不尽怀儿意,定倚南楼看北鸿。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水乡,夜晚被风吹动的蒲帆和远处渔舟传来的歌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孤寂的氛围。诗人通过“云霓已副为霖望”表达了对雨水的期盼,寓意着对生活的希望与期待。然而,“江汉谁多济险功”一句则透露出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感慨,暗示了社会中救助困难者的缺失。
接下来,“旅梦惊回憎漏永,吟髭撚断觉诗穷”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因风雨而惊醒,面对漫长的时间感到烦躁,甚至在思考与创作中感到力不从心。这种情感的细腻表达,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孤独与挣扎。
最后,“高堂不尽怀儿意,定倚南楼看北鸿”则将思绪转向家庭与远方,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憧憬。诗人站在南楼,凝视着北方飞过的鸿雁,寄托了对远方亲人的牵挂和对生活未来的美好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巧妙地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和社会的普遍关切,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