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洛中郑悫三伏之际率宾僚避暑于使君林取大莲叶盛酒以簪刺叶令与柄通屈茎轮囷如象鼻焉传吸之名碧筒杯故坡诗云碧碗犹作象鼻弯白酒时带莲心苦丙寅五月宜兴州赏诚以此为题为赋十一首·其九》
《洛中郑悫三伏之际率宾僚避暑于使君林取大莲叶盛酒以簪刺叶令与柄通屈茎轮囷如象鼻焉传吸之名碧筒杯故坡诗云碧碗犹作象鼻弯白酒时带莲心苦丙寅五月宜兴州赏诚以此为题为赋十一首·其九》全文
宋 / 陆文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越溪女子翠红裳,来与群仙侑一觞。

叶展圆盘如许大,丝连曲柄更能长。

清高胜饮金茎露,甘滑疑餐玉薤霜。

醉手传杯犹未稳,碧痕微损迸琼浆。

(0)
翻译
一位越溪的女子身着翠绿红裳,前来与众仙共饮一杯。
她的叶子展开如同大盘子,藤蔓连接的柄更是修长。
她清高过人,仿佛饮的是金色茎秆上的露水,甘甜如同品尝玉薤上的霜华。
她醉酒后递杯还显得有些摇晃,绿色的汁液微微溢出,犹如琼浆玉液般珍贵。
注释
越溪:地名,可能指溪流边。
女子:女性。
翠红裳:绿色和红色的衣服。
群仙:众多神仙。
侑:陪伴饮酒。
觞:古代的酒杯。
叶展:叶子展开。
圆盘:形容叶子形状。
丝连:藤蔓连接。
曲柄:弯曲的柄。
更:更加。
清高:品格高尚。
金茎露:比喻珍贵的饮料。
玉薤霜:形容食物的甘美,可能指类似的食物。
醉手:喝醉的人。
传杯:传递酒杯。
稳:稳当。
碧痕:绿色的痕迹。
琼浆:美酒。
鉴赏

这首宋末元初的诗描绘了一幅夏日宴饮图景。诗人陆文圭以越溪女子的形象,赞美了洛中郑悫在三伏之时,以独特的方式避暑——用大莲叶制作的"碧筒杯"。女子身着翠红裳,与仙子们一同举杯,庆祝这清凉的时刻。莲叶如圆盘硕大,丝茎连接,弯曲如象鼻,巧妙地用于饮酒,使得酒液能顺畅通过。这种独特的杯子不仅清雅,还带有甘甜的莲心味道,令人回味。

"清高胜饮金茎露",形容酒质清冽,胜过仙人所饮的金茎露;"甘滑疑餐玉薤霜",则形容酒的口感甘美,仿佛饮下的是玉薤霜。最后,诗人细致地描绘了饮酒者醉态可掬,手执酒杯尚且不稳,以至于酒液溢出,留下碧绿痕迹,犹如琼浆滴落。

整首诗语言生动,形象鲜明,既展现了夏日避暑的乐趣,又寓含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作者介绍

陆文圭
朝代:宋   字:子方   号:墙东   籍贯:江阴(今属江苏)   生辰:1252~1336

陆文圭(1252~1336),元代文学家。字子方,号墙东,江阴(今属江苏)人。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陆文圭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陆文圭,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猜你喜欢

客有题问政丹房云长松露鹤巢古树穴苍鼠喜而作为五言·其二

高人晓骑驴,踏此日影舂。

徘徊憩芳草,潇洒哦长松。

道士惯迎客,美酒能潮容。

如何雪色壁,不画双飞龙。

仅留五字句,石涧鸣寒潨。

举头起暮霭,城邑何憧憧。

(0)

渔歌三首·其一

泊在沧江万顷天,短衣赤脚踏空船。

盘涡水里鱼儿聚,网得新肥一尺鳊。

(0)

径江三首·其二

石压楼船阁浅流,至今画板没沙头。

寒鸦不管兴亡事,飞下霜芜啄髑髅。

(0)

次韵溪居六绝·其一

水长清溪昼濯缨,邻家门巷共新晴。

东风偶尔加嘘拂,便见闲花态度轻。

(0)

郯城叟

稃屑为饘不满瓯,焚茅烘暖敝绵裘。

老翁自说因何瘦,连岁田禾不得收。

(0)

晓发彭泽

清晓江风捲雾消,红衣扶桨带霜摇。

波冲断石蹲斑豹,树挂悬崖走黑貂。

叠叠危关当险要,曈曈旭日上云霄。

觅得长年知水势,应机运柂去何骄。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