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鸡初梦镜虺蟠,回首西山落照残。
别驾漫传京兆美,浮生真过古稀难。
都门送客三千乘,楚水归航十八滩。
猎猎丹旌江雨湿,几人垂泪里中看。
枕鸡初梦镜虺蟠,回首西山落照残。
别驾漫传京兆美,浮生真过古稀难。
都门送客三千乘,楚水归航十八滩。
猎猎丹旌江雨湿,几人垂泪里中看。
这首挽诗《舒通判挽诗》由明代诗人边贡所作,通过对逝者的追忆与哀悼,展现了深刻的情感与对逝者生平的感慨。
首联“枕鸡初梦镜虺蟠,回首西山落照残”,以清晨鸡鸣、梦境与西山夕阳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鸡鸣唤醒了主人公的梦境,而梦境中的镜像则暗示着逝者生前的形象或某种象征意义。西山的落日余晖,既是对逝者生命终点的描绘,也隐含着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哀伤。
颔联“别驾漫传京兆美,浮生真过古稀难”表达了对逝者品德与生平的赞美。别驾,古代官职名,这里借指逝者;京兆,古代地名,常用来泛指京城,此处可能寓指逝者在京的美名或功绩。这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生命的短暂与珍贵,以及逝者在有限生命中所展现出的美德与成就。
颈联“都门送客三千乘,楚水归航十八滩”描绘了逝者离世时的场景。都门送行的车辆众多,象征着人们对逝者的尊重与怀念;楚水归航,十八滩的描述,则可能寓指逝者归途的艰难与复杂,同时也暗含着对逝者旅程的感慨。
尾联“猎猎丹旌江雨湿,几人垂泪里中看”以风雨中的丹旗猎猎作结,渲染了一种凄凉与肃穆的气氛。丹旗,古代用于祭祀或表彰的旗帜,此处可能象征逝者的荣誉或精神。江雨湿猎猎,既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情感的寄托,暗示着人们对逝者的深切哀思。最后,“几人垂泪里中看”则直接点明了在场人士的哀痛之情,强化了整个挽诗的情感深度。
综上所述,《舒通判挽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与缅怀,也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展现了边贡作为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与人文关怀。
边兵未云备,竞矜弓弩强。
斯人久衔恩,献力固所当。
上山伐檀栾,入林候飞翔。
岂无解网心,大义须勤王。
安得会稽岭,集居共工旁。
安得解羽泽,在君礼义乡。
剪翎副之箭,一一坚且良。
朝发摧西戎,夕发毙东羌。
不烦天下民,万里坐宁康。
三山凌波涛,云汉邈氛埃。
世无乘槎客,安得穷昭回。
天门洞阊阖,海池含风雷。
渊沦蛟龙室,焜炫金银台。
西颢何萧条,百芳日已摧。
谁能莹心赏,喟子怀仙才。
时变感所思,驻车载徘徊。
已秋孰愿夏,览物弥欢哀。
韩生肆爽言,观变均齐谐。
而我拘俗者,俊游日已乖。
欲濯缨上尘,何时与君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