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捉搦歌·其一》
《捉搦歌·其一》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纸]韵

仕宦还须论知己,结交还须论君子。

男儿失意悔人指,老女不嫁难为理。

(0)
鉴赏

这首诗《捉搦歌(其一)》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对人际关系和人生选择的深刻思考。

首句“仕宦还须论知己”,点明了在官场中寻求真正理解和支持的重要性。知己,即知心朋友,是能够在关键时刻给予帮助与支持的人。这句诗强调了在追求仕途成功时,需要有能够相互理解、信任的朋友作为后盾。

接着,“结交还须论君子”进一步阐述了交友的标准。君子不仅意味着道德高尚,更意味着能够以正直、诚信的态度对待他人。在复杂多变的社会关系中,选择与君子为友,能够带来正面的影响,促进个人品德的提升和社会关系的和谐。

“男儿失意悔人指”,则从另一个角度探讨了人生挫折与自我反思的关系。当男性在事业或生活中遭遇失败时,往往会受到周围人的批评或指责,这种经历可能会引发内心的反省,促使个体思考自身的问题所在,从而为未来的成长提供契机。

最后,“老女不嫁难为理”这一句,虽然在现代语境下可能显得有些过时,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女性婚姻的重视。在传统观念中,女性的婚姻被视为人生大事,而“老女不嫁”则可能意味着社会对其地位和价值的贬低。这句话提醒人们关注女性权益,以及在不同社会角色中平等对待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几个场景,探讨了人际关系、个人选择与社会价值观之间的复杂关系,展现了诗人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黎明府见示令叔显谟开国墓志求诗为赋三首·其三

寄家苕霅上,万里故乡愁。

未入金门奏,还为玉局游。

孤忠徒耿耿,一病竟休休。

为国惜人物,凄然老泪流。

(0)

梦中题林逢吉轩壁觉来全篇可读天明忘了落句

嚣尘不到眼,潇洒似僧家。

风月三千首,图书四十车。

绿垂当户柳,红映隔墙花。

好读天台赋,登楼咏落霞。

(0)

送黎明府·其二

县债三年了,乡心万里飞。

一身如许瘦,百姓不妨肥。

买宅凭谁办,抱琴何处归。

诸公竞推毂,稳去著朝衣。

(0)

何季皋司理故人也作诗见相勉意二首·其二

南州通外国,浊海溷清波。

人以廉称少,官从辟奏多。

持身宜洁白,事上莫依阿。

话别无他语,留心政事科。

(0)

访西涧王深道·其二

诸老伤凋谢,凄凉属此时。

相从一夜语,忍读四哀诗。

世事生愁绪,秋风吹鬓丝。

黄花香晚节,说与秀岩知。

(0)

江上

山束江流急,云兼雾气深。

轻鸥闲态度,孤雁苦声音。

客路行无极,风光古又今。

梅花出篱落,幽事颇关心。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