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题阳山澄照寺》
《寄题阳山澄照寺》全文
明 / 吴宽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令威禀仙骨,化鹤去辽东。

传闻有遗井,乃在青山中。

山深草木盛,苔径谁能穷。

爰有释氏子,于此构莲宫。

殿阁颇雄杰,林杪见青红。

高厓石色古,小洞云气通。

神龙室其地,上下雨兼风。

岁时郡长吏,祈祷频年丰。

我昔过东麓,落日明丹枫。

所恨足力弱,徒然望巃嵷。

何时蹑其巅,历览无匆匆。

回头发浩叹,深愧南飞鸿。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吴宽创作,名为《寄题阳山澄照寺》。诗中描绘了阳山澄照寺的壮丽景象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佛教文化的崇敬。

首句“令威禀仙骨,化鹤去辽东”,以仙鹤为喻,表达了对澄照寺所在之地仙气缭绕、灵气充沛的想象。接着,“传闻有遗井,乃在青山中”则引出了一处传说中的遗迹,增添了神秘色彩。

“山深草木盛,苔径谁能穷”描绘了深山中茂密的植被和蜿蜒曲折的小径,暗示了探索的艰难与未知的魅力。随后,“爰有释氏子,于此构莲宫”点出了寺庙的建立者是僧侣,而“莲宫”这一形象化的称呼,既体现了佛教的清净与高洁,也寓意着寺庙的庄严与神圣。

“殿阁颇雄杰,林杪见青红”通过视觉对比,展现了寺庙建筑的宏伟与自然景色的和谐之美。“高厓石色古,小洞云气通”进一步描绘了山岩的古老与洞穴的幽静,以及云雾缭绕的神秘氛围。

“神龙室其地,上下雨兼风”则以神龙为象征,强调了寺庙所在之地的特殊与神秘,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伟大力量。最后,“岁时郡长吏,祈祷频年丰”表明了寺庙在地方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人们对它的信仰与依赖。

诗人回忆起自己曾经探访此地的情景:“我昔过东麓,落日明丹枫。所恨足力弱,徒然望巃嵂。”表达了对未能充分欣赏美景的遗憾。他许下愿望:“何时蹑其巅,历览无匆匆。回头发浩叹,深愧南飞鸿。”希望未来能有机会登高远眺,尽情领略山川之美,并对未能及时欣赏到的美景深感遗憾。

整首诗通过对阳山澄照寺及其周围环境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吴宽
朝代:清

猜你喜欢

睦州道上,示新安穆秀才修玄·其一

万里双芒屩,千峰五尺藤。

水村朝听雨,山店夜留灯。

客病途中健,乡愁久后增。

平生不尽意,辛苦望南兴。

(0)

恭题理斋年伯爱吟草·其二

四载南岷治,循良秉洁操。

英风辉汗简,战血黯青袍。

缃帙披遗咏,纶音荷宠褒。

浣花聚忠魄,髣髴驻灵旄。

(0)

赋得牛饭就松凉

驱犊青松下,幽幽午荫长。

涛翻眠处韵,风送饭时凉。

叩角谁歌石,留皮讵博羊。

耕云吾事足,春雨一鞭忙。

(0)

学易岛庵蝉联体以苔径雀声晚蕉窗蝶梦凉囊琴步野渡枕笛醉渔航二十字为题各限五言四韵每一题即以次字为韵·其十三步

杖藜出荆扉,徘徊明月下。

安闲可当车,致远何须马。

踏草苔有印,登山筇未舍。

平生几两屐,频蜡为适野。

(0)

题费敬侯墓

办贼当年志虑纯,彭亡恶兆忍重论。

至今呜咽嘉陵水,夜夜涛声泣墓门。

(0)

南充县试示文武诸童

幽兰生涧底,靡靡如众草。

所异在本心,美质能自保。

一但发天香,采折争倾倒。

不见古国士,几辈窗间老。

时哉不可失,努力须及早。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