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危亭喜有秋,民安物阜本无忧。
铃斋坐啸虽多暇,争似归田得自由。
晚上危亭喜有秋,民安物阜本无忧。
铃斋坐啸虽多暇,争似归田得自由。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生活状态。"晚上危亭喜有秋"表达了诗人在一个高峻的亭子里,感受到秋天所带来的凉爽和愉悦,体现出一种对季节变化的欣赏和喜悦。"民安物阜本无忧"则反映了社会安定、人民满足,没有忧虑的景象,是诗人内心对于理想社会状态的一种向往。
"铃斋坐啸虽多暇"中的“铃斋”指的是寺庙中的钟声,"坐啸"则是佛家禅修时的姿态,这两词共同营造出一种清净、超然的氛围。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自己对于心灵宁静和精神自由的追求。
最后一句"争似归田得自由"中,"归田"意味着回归到自然朴素的生活方式,"得自由"则是对这种生活方式下的身心解放的一种肯定。这句话强调了诗人对于回归自然、摆脱世俗羁绊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对照,展现了一种超越尘世烦恼、追求精神自由的诗意境界。
采采篱下菊,熙熙白首交。
挈觞酬佳节,先惊蒲柳凋。
日月不两与,名位空相高。
岿然龙山青,千古擎丹霄。
彼美一晋士,长接辞尘劳。
留钱寄酒家,快饮如沃焦。
尚友前辈意,兀兀而陶陶。
且了今日欢,谁能忧来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