翩翩飞蛾掩明烛,见烹膏油罪莫赎。
嘉尔萤火不自欺,草间相照光煜煜。
却马已录仙人方,映书曾登君子堂。
不畏月明见陋质,但畏风雨难为光。
翩翩飞蛾掩明烛,见烹膏油罪莫赎。
嘉尔萤火不自欺,草间相照光煜煜。
却马已录仙人方,映书曾登君子堂。
不畏月明见陋质,但畏风雨难为光。
这首诗名为《萤火》,是宋代诗人陈与义所作。诗中以飞蛾扑火自焚为喻,形象地描绘了萤火虫虽微小却坚守光明的形象。"翩翩飞蛾掩明烛,见烹膏油罪莫赎",表达了对飞蛾无知无畏、追求光明的热烈赞美。接着,诗人将萤火虫比作"嘉尔萤火不自欺,草间相照光煜煜",赞美其在草丛中发出明亮的光芒,不自我欺骗,照亮黑暗。
"却马已录仙人方,映书曾登君子堂",进一步提升萤火虫的地位,暗示它不仅照亮个人,也受到智者和贤者的青睐。然而,"不畏月明见陋质,但畏风雨难为光",揭示了萤火虫虽微小,却依然坚韧不屈,即使在明亮的月光下也不隐藏自己,只是担心风雨会阻碍它的光芒。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萤火虫的形象,寓言了诗人对于坚持自我、不畏困难、默默奉献的精神的崇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