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舟次石门》
《舟次石门》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小邑一江明,江头鹳自鸣。

那堪今夜雨,独宿语儿城。

作客年空老,依人气未平。此乡烽火后,户户?衣声。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经过石门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浓郁的个人情感与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首联“小邑一江明,江头鹳自鸣”,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略带孤寂的画面:小城旁的一江水清澈明亮,江边的鹳鸟独自鸣叫。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小邑”与“一江明”的对比,以及鹳鸟的孤独鸣叫,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显凄凉的氛围。

颔联“那堪今夜雨,独宿语儿城”,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面对即将到来的夜晚,预感到将有一场雨降临,而他只能独自一人在“语儿城”中度过。这里的“那堪”二字表达了诗人对即将来临的孤独和困难的无奈与忧虑,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颈联“作客年空老,依人气未平”,则直接揭示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作为客居他乡的人,诗人感叹岁月流逝,自己却一事无成,心中充满着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现状的不满。“依人气未平”一句,更是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环境的不满和对自身命运的不甘。

尾联“此乡烽火后,户户?衣声”,将视角转向了社会的动荡与变迁。在经历了战争之后,诗人看到了乡间百姓生活的艰辛与苦难,“户户?衣声”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战后重建家园、恢复生活的艰难情景。这一句不仅反映了社会的动荡,也体现了诗人对普通民众生活境遇的关注与同情。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社会和历史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人性和社会问题的关怀。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三月十七日以檄出行赈贷旬日而复反自州门至

马骔岭下源初发,鹅口山前渐可舟。
一百八盘谁谓险,二十四溪何自游。
深厉浅揭故数数,车烦马殆真悠悠。
惜哉当此方倥偬,不然亦足供夷犹。

(0)

山行见月作

有风肃然,落于树巅。
使我沈痾,不药而痊。

(0)

送曾耆英持胡端殿书谒张袁州四首

君知龙门不易陟,颇欲乞书南郡胡。
一幅斜行半年得,费君趼足几工夫。

(0)

途中杂题六首

人疲故思息,马倦亦成嘘。
彼政嗟吾役,吾宁陋彼居。

(0)

夜坐读书闻瓶梅之香口占五绝

客去门扃未作眠,续灯添火了残编。
此时孤绝谁相与,能送幽香亦可怜。

(0)

与潘文叔游稀岳四首

远看云吐吞,近见日出没。
解駮谓须臾,迷漫翻倏忽。
山灵似知我,老兴不得发。
纵使尽高深,安能造剞劂。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