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吹下,烟霏成路。飒飒神光暗度。
桥边犹记泛槎人,看赤岸、苔痕如古。
长空皓月,小风斜露。寂寞江头独步。
人间何处得飘然,归梦入、梨花春雨。
天香吹下,烟霏成路。飒飒神光暗度。
桥边犹记泛槎人,看赤岸、苔痕如古。
长空皓月,小风斜露。寂寞江头独步。
人间何处得飘然,归梦入、梨花春雨。
这首诗是刘辰翁的《鹊桥仙》之四,创作于宋末元初时期。从艺术风格来看,它既保留了宋词婉约细腻的特点,又展现了元代豪放与冲淡的特色。
“天香吹下,烟霏成路。”开篇即以神奇的意象描绘出一幅仙境图景。天香随风飘落,如同云雾一般弥漫,形成了一条通向仙界的道路。这两句不仅塑造了一个超凡脱俗的环境,也为读者展开了想象的空间。
“飒飒神光暗度。”接下来的两句,则描写夜幕低垂中,一道飘渺的神秘之光悄然穿越。这里的“飒飒”形容声音,传递出一种轻柔而又不失神秘感的氛围。
“桥边犹记泛槎人,看赤岸、苔痕如古。”诗人在此通过对往昔情景的追忆,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缅怀和留恋。泛槎(泛舟)通常指的是游船,桥边的这段记忆显然是诗人心中难以忘怀的一幕。而“赤岸、苔痕如古”则让人联想到时间的流逝与事物的变迁。
“长空皓月,小风斜露。”这一对句描绘出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凉意的夜晚场景。皎洁的月亮悬挂在广阔的夜空之中,微弱的小风轻拂,星光下细雨如织,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也反映了他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寂寞江头独步。”诗人的孤独与淡泊在这里得到了体现。他选择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在江边散步,享受那种超脱尘世的寂寞感,这是他内心世界的一种写照。
“人间何处得飘然,归梦入、梨花春雨。”结尾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状态的向往。他希望能找到一个地方,让自己的心灵得到释放和飞扬。最后一句中的“梨花春雨”不仅是景物描写,也象征着一种柔美而纯净的情感世界。
总体来说,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超凡脱俗、自由自在生活状态的向往,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
洞庭始波木叶零,岳阳正对君山青。
叠浪浮天天欲湿,长风不唤痴龙醒。
侬家青草湖边住,呼吸湖光阅朝暮。
由来少小狎波涛,烟艇空濛自来去。
夫婿轻狂耐远游,无边风月替人愁。
空江梦落鱼龙夜,故国心伤鸿雁秋。
春流三月涨桃花,送君双桨去天涯。
菰芦一夜北风起,那得狂夫忽忆家。
秋来春去无消息,依旧明湖蘸晴碧。
君迹真浮水上萍,侬心化为山头石。
浮萍化石不相当,黄姑织女遥相望。
生来不识关山路,侬意远随江水长。
飘泊生涯何足惜,叶叶轻帆送行客。
未乘单舸逐鸱夷,忍抱琵琶诉幽魄。
片席遥转磊石山,湘灵仿佛开烟鬟。
重瞳翠华委寂寞,至今泪血犹斑斑。
缥缈湖云馀古绿,丛筱千年青一束。
侬今有泪不轻弹,恐染江头万竿竹。
一霎天风忽怒号,潜蛟水兕纷腾逃。
鲛人弄珠天为泣,长鱼跋浪山齐摇。
况复颠狂吹急雨,白波如山未可渡。
生憎浦口恶石尤,不阻征人去时路。
君意不如湖水湛,君情不如湖水深。
湖心深浅有时见,君心深浅愁人心。
《东湖行》【清·周蕃】洞庭始波木叶零,岳阳正对君山青。叠浪浮天天欲湿,长风不唤痴龙醒。侬家青草湖边住,呼吸湖光阅朝暮。由来少小狎波涛,烟艇空濛自来去。夫婿轻狂耐远游,无边风月替人愁。空江梦落鱼龙夜,故国心伤鸿雁秋。春流三月涨桃花,送君双桨去天涯。菰芦一夜北风起,那得狂夫忽忆家。秋来春去无消息,依旧明湖蘸晴碧。君迹真浮水上萍,侬心化为山头石。浮萍化石不相当,黄姑织女遥相望。生来不识关山路,侬意远随江水长。飘泊生涯何足惜,叶叶轻帆送行客。未乘单舸逐鸱夷,忍抱琵琶诉幽魄。片席遥转磊石山,湘灵仿佛开烟鬟。重瞳翠华委寂寞,至今泪血犹斑斑。缥缈湖云馀古绿,丛筱千年青一束。侬今有泪不轻弹,恐染江头万竿竹。一霎天风忽怒号,潜蛟水兕纷腾逃。鲛人弄珠天为泣,长鱼跋浪山齐摇。况复颠狂吹急雨,白波如山未可渡。生憎浦口恶石尤,不阻征人去时路。君意不如湖水湛,君情不如湖水深。湖心深浅有时见,君心深浅愁人心。
https://shici.929r.com/shici/XPCPcvzju.html
桃花骏马骄且驰,意气京洛游侠儿。
醉卧琼楼枕玉臂,绣幕宵护红燕支。
一梦斗觉陈云压,边风飒飒卷铁甲。
惊起斜睨床头剑,凛然寒光腾玉匣。
男儿骨相不封侯,走马射虎南山头。
不然东渡辽海开玉帐,草檄破贼边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