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辞辛苦为苍生,仗节瀛壖愧拥兵。
转得虚声驰域外,百蛮穿檄谬知名。
敢辞辛苦为苍生,仗节瀛壖愧拥兵。
转得虚声驰域外,百蛮穿檄谬知名。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林则徐所作的《和韵三首(其二)》。林则徐,字元抚,号少穆,晚号俟村老人,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民族英雄。此诗体现了他为国为民的高尚情怀与坚定信念。
首句“敢辞辛苦为苍生”,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险阻,勇于承担重任,一心为民服务的决心。这里的“苍生”指的是广大民众,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民本思想。
次句“仗节瀛壖愧拥兵”,表明了诗人虽身居高位,手握重兵,却深感惭愧,因为他的职责在于维护和平,而非发动战争。这反映了林则徐对权力的谦逊态度和对国家安定的深切忧虑。
第三句“转得虚声驰域外”,意指虽然自己在国内外名声大噪,但这并非真正的功绩,而是由于一些表面的成就或错误的宣传所致。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于名利的淡泊态度,以及对于真正功绩的谦虚认识。
最后一句“百蛮穿檄谬知名”,可能是指自己被外界误解,认为自己能够轻易征服或治理众多民族。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于自身能力的自信,也暗含了对于当时社会上对于个人能力与实际贡献之间存在差距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林则徐作为一位政治家的远见卓识、高尚情操以及对于国家、人民的深厚情感。他不仅关注国内的治理,还放眼世界,体现了其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对和平稳定的追求。
曾闻九子山,险怪类西岳。
攒簇金芙蓉,峥嵘发华萼。
我来江上看,烟光喜澄廓。
奇峰缥缈间,一一青如削。
百里势不绝,蜿蜒相回薄。
扁舟不可停,所见乍前却。
参差互出没,灵异难遥度。
振衣思高颠,攀跻一何乐。
长歌入杳冥,凌风瞰大壑。
身轻生羽翼,虚无行碧落。
平生慕至道,幽探性所托。
于役曾未休,天游攘六凿。
福地傥依栖,旷然解尘缚。
敢忘夙昔心,敬与山灵约。
九峰山色高嵯峨,川原平远堆青螺。
刘夏村南泗水镇,片帆我亦曾经过。
此时我年方二十,乍见老成尚羞涩。
客邸惟拈诗与书,日键芸窗足不出。
少年情性好交游,一时怀刺干名流。
卢文子,张洮侯,朝朝约放龙潭舟。
鲈脍莼羹罗满座,玉箫金管吹清秋。
此中有人数诗伯,开言便及虬髯客。
清誉真应千古传,彩笔争夸万人敌。
近来作吏来西昌,寥寥风雅推平章。
即或有人弄笔墨,譬如无腔牧笛横山庄。
永清倪子来日昨,顿使洪都风雅作。
绛帐旋开徐稚亭,赤幢久树滕王阁。
兴酣搦管发大呼,十三大郡都惊愕。
门外频停问字车,云中又见衔书鹤。
骤然相见即相怜,须识神交已有年。
把臂发狂话宿昔,恍若置身黄浦青溪边。
过我讼堂一交接,便觉胸中有冰雪。
太白刘伶共醉醒,许由巢父同高洁。
即席还当赠片言,文中雄长诗中杰。猗嗟乎!
君才磊落非等伦,得君如得金千钧。
他时归遇云间客,道我为官鬓似银。
《赠倪永清》【清·方峨】九峰山色高嵯峨,川原平远堆青螺。刘夏村南泗水镇,片帆我亦曾经过。此时我年方二十,乍见老成尚羞涩。客邸惟拈诗与书,日键芸窗足不出。少年情性好交游,一时怀刺干名流。卢文子,张洮侯,朝朝约放龙潭舟。鲈脍莼羹罗满座,玉箫金管吹清秋。此中有人数诗伯,开言便及虬髯客。清誉真应千古传,彩笔争夸万人敌。近来作吏来西昌,寥寥风雅推平章。即或有人弄笔墨,譬如无腔牧笛横山庄。永清倪子来日昨,顿使洪都风雅作。绛帐旋开徐稚亭,赤幢久树滕王阁。兴酣搦管发大呼,十三大郡都惊愕。门外频停问字车,云中又见衔书鹤。骤然相见即相怜,须识神交已有年。把臂发狂话宿昔,恍若置身黄浦青溪边。过我讼堂一交接,便觉胸中有冰雪。太白刘伶共醉醒,许由巢父同高洁。即席还当赠片言,文中雄长诗中杰。猗嗟乎!君才磊落非等伦,得君如得金千钧。他时归遇云间客,道我为官鬓似银。
https://shici.929r.com/shici/5XtCDSkN.html
城中春较迟,湖上草先绿。
素友相招邀,净地联芳躅。
岁月苦奔驰,昏嫁怜拘束。
觞咏惬幽情,风物寓遐瞩。
纵论杂古今,遗形失荣辱。
月出挂城头,照我松间屋。
疏雨滴花琴,微风动林烛。
烟际下渔舟,家在青溪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