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麦青青》
《麦青青》全文
元 / 潘伯脩   形式: 古风

大麦青青三月中,东邻欲尽西邻空。

几人忍死待麦熟,麦方掉头摇晚风。

嗟来麦语汝,天已一月雨。

麦今不自保,况乃未秋先易主。

岂不闻二月卖新丝,麦苗典尽秋无期。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潘伯脩的《麦青青》以麦田为背景,描绘了农民在春末夏初时节对麦收的期盼与担忧,以及面对自然与社会双重压力的无奈与感慨。

诗中首句“大麦青青三月中”,点明了时间与地点,春天三月,大麦正值生长旺盛之时。接着,“东邻欲尽西邻空”描绘了一幅东边的麦田即将收割完毕,而西边的麦田还一片空旷的景象,对比鲜明,暗示了农事的紧迫与不均。

“几人忍死待麦熟”一句,将农民的生存状态与麦收紧密联系起来,表达了他们为了生计不得不等待麦子成熟,甚至不惜生命等待的情境,体现了农民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麦方掉头摇晚风”则通过动态的描写,展现了麦田在晚风中的摇曳,预示着收获的季节即将到来,同时也蕴含着对未来的不确定与期待。

后半部分,“嗟来麦语汝,天已一月雨”,诗人以拟人的手法,赋予麦田以情感,表达对连续降雨的担忧,预示着可能影响麦收的不利天气。接下来的“麦今不自保,况乃未秋先易主”,进一步强调了麦田面临的困境,不仅当前的生长受到威胁,未来也可能因社会因素而改变命运,充满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

最后,“岂不闻二月卖新丝,麦苗典尽秋无期”,通过类比,指出农民不仅要面对自然界的挑战,还要承受社会经济的压力,如二月卖新丝所得不足以维持生活,麦苗被典当却无法保证秋天的收成,形象地揭示了农民生活的艰难与困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深刻反映了元代农民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感受,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潘伯脩
朝代:元   字:省中   籍贯:黄岩

伯脩,字省中,黄岩人。至正间,尝三中省试。方谷珍乱,劫致之海上,欲官之,不从,遂死于难。应梦虎作诗吊之,有「嵇康未必轻钟会,黄祖何曾爱祢衡」之句。今读其诗,缠绵感慨,多出入于二李之间。如《燕山秋望》、《丙申元旦》诸诗,则忠君爱国之心,固蔼然溢于言外也。
猜你喜欢

醉后放歌

左把浮邱侠,右拍高阳徒。

鹔鹴碧玉佩,脱付酒家垆。

酒酣耳热双眼白,仰天长啸歌乌乌。

有时射猎南山下,渴饮黄獐血辘轳。

快意当前无不作,惟不能作啖名客。

腻颜裙屐低两眉,把臂逢人论肝膈。

覆雨翻云俄顷间,奔走百年更何益。

古人白骨成青苔,李志曹蜍安在哉。

且为买尽山中酒,浮名于我如尘埃。

(0)

听歌同汪别驾作

江湖老去更吹篪,白发梨园弟子师。

零落南朝后庭曲,石头城下雨参差。

(0)

白桃花赠徽之上人

玄都竞作锦霞妆,独洗胭脂傲素芳。

嫩蕊纷披初破玉,落花乱点尽飞霜。

分梅冰骨怜春晚,笑杏红颜恋日长。

好向沩山问关捩,扫除色相见空王。

(0)

读家客子燕京春咏

冀北春深莺梦酣,回波才子擅江南。

集贤学士如相许,第一诗名属沈三。

(0)

初夏偶作·其四

城南半亩旧柴关,碧蔓丹葩露井殷。

容膝有楼非百尺,冥心无梦不千山。

溪流四注莲花巷,雉堞平临杨柳湾。

疏懒未谙邀辙迹,席门苔绣正斑斑。

(0)

煤山树

明兴宦者时揽权,口衔天宪殊未然。

其间忠正不多得,子鹅片肉非常食。

巀嶪煤山树千枝,君缢南枝臣缢北。

兜鍪短袖入宫里,乱臣贼子皆朱履。

九龙床坐舆台躯,皇极殿上曾区区。

天兵一起还西走,金珠壑葬烟花薮。

一年两度兴亡悲,回头宁见煤山碑。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