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径萦纡足幽趣,一拳亦自得称屏。
设如真展潇湘画,翻厌施丹与著青。
门径萦纡足幽趣,一拳亦自得称屏。
设如真展潇湘画,翻厌施丹与著青。
此诗描绘了对“屏山”这一景观的独特感受与审美情趣。诗人以“门径萦纡足幽趣,一拳亦自得称屏”开篇,通过“萦纡”的门径和“一拳”大小的屏山,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宁静的氛围,强调了即使是最微小的景致也能蕴含丰富的趣味与美感。
接着,“设如真展潇湘画,翻厌施丹与著青”两句,诗人设想如果这屏山如同展开的潇湘画卷,那么反而会因为过多的色彩(“施丹与著青”)而显得俗气,失去了自然与静谧之美。这里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崇尚,以及对于人工雕琢过度的反感,体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纯粹与和谐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独特见解和审美偏好,同时也反映了清代文人对于自然与艺术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衡岳千仞起,祝融一峰高。
群山畏突兀,奔走如曹逃。
我来雪月中,历览快所遭。
扪天滑青壁,俯壑崩银涛。
所恨无十犗,一掣了六鳌。
遄归青莲宫,坐对白玉毫。
重阁一徙倚,霜风利如刀。
平生山水心,真作货食饕。
明朝更清澈,再往岂惮劳。
中宵抚世故,剧如千猬毛。
嬉游亦何益,岁月今滔滔。
起望东北云,茫然首空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