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月夜舟行》
《月夜舟行》全文
明 / 于慎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烟江三五夜,独月引行舟。

野色推蓬合,波光进艇留。

银蟾天上湿,乌鹊渚边愁。

那听楼头笛,怀乡鬓欲秋。

(0)
鉴赏

这首《月夜舟行》由明代诗人于慎行所作,描绘了一幅月夜行舟于江上的宁静画面。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与内心世界。

首句“烟江三五夜”,点明了时间与地点,烟雾缭绕的江面在月圆之夜显得格外静谧。接着,“独月引行舟”一句,以月亮为引子,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独自乘舟于江上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悠远的氛围。

“野色推蓬合,波光进艇留。”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美与和谐。推开船篷,四周的野色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波光粼粼,映照在小舟之上,留下一道道美丽的光影。这些细节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悟与欣赏。

“银蟾天上湿,乌鹊渚边愁。”诗人将月亮比作“银蟾”,并赋予其湿润之感,形象地表现了月光的柔和与细腻。同时,通过“乌鹊渚边愁”的描绘,借乌鹊的哀鸣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与思乡之情。这一联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融合在一起,使得诗歌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最后,“那听楼头笛,怀乡鬓欲秋。”诗人听到远处楼头传来的笛声,不禁引发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这里的“鬓欲秋”既指季节的更替,也暗喻了岁月的流逝与人生的沧桑。整首诗在描绘月夜舟行的美景的同时,也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与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综上所述,《月夜舟行》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月夜行舟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怀念,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作者介绍

于慎行
朝代:明   字:可远   籍贯:明山东东阿   生辰:1545—1607

(1545—1607)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猜你喜欢

读曲歌·其五

柰何许,鱼吞熊胆钩,衔苦不得吐。

(0)

老将行赠孙伯泉都督·其九

将军忠孝旧儒家,忧国论兵两鬓华。

大树无言铃阁静,笑看燕子逐飞花。

(0)

彰义关候驾十首·其十

九天晴日六龙回,绣陌春风锦障开。

乍听辘辘香车远,又见纷纷后骑催。

(0)

送沈二槐改任惠州

相逢何事忽离群,千里铜符喜再分。

鹤发重看归锦服,凤毛初见接青云。

双槐旧望吴中起,五马新谣海外闻。

更和渊明诗揔好,知君家世自休文。

(0)

石屋辞三章为彭通府作·其三

有美人兮山之麓,架辛楹兮结蕙屋。

被修径兮兰薰,拄空檐兮古木。

平田渺兮秋稼阴,长林杳兮芳树绿。

日坐渔兮群白鸥,夜休耕兮饭黄犊。

倚空虚兮嗟索离,望巉岩兮聊踯躅。

踯躅兮何之,招子真兮东谷。

愿君兮归来,苍生兮极目。

(0)

晚春同许奉常胡太史赴陆生牛首之约二首·其一

凌晨鸣两飏霏微,过曙轻阴散晓晖。

一入名山堪挂绶,况逢胜侣与褰衣。

草间石讶群羊起,林际风邀独鸟归。

醉倚僧筇忘去晚,满村云雾失郊扉。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