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自驹隙,皓发忽以齐。
吾衰踰耳顺,君今五十期。
欲挥鲁阳戈,白日不肯移。
孔公美全归,川上叹在斯。
念子服官年,已谢趋时资。
眷言同丘壑,世路焉足縻。
荣辱本忽区,道真无等夷。
知命固翳如,勉矣贵知非。
永愿均切琢,淇澳乃为归。
岁月自驹隙,皓发忽以齐。
吾衰踰耳顺,君今五十期。
欲挥鲁阳戈,白日不肯移。
孔公美全归,川上叹在斯。
念子服官年,已谢趋时资。
眷言同丘壑,世路焉足縻。
荣辱本忽区,道真无等夷。
知命固翳如,勉矣贵知非。
永愿均切琢,淇澳乃为归。
此诗由明代诗人胡直所作,题为《阳能卿过宿孟山庵中(其二)》。全诗以岁月流转、人生易老为主题,通过与友人阳能卿的对话,表达了对时光飞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道义真谛的追求。
首句“岁月自驹隙,皓发忽以齐”描绘了时间如骏马飞驰,转眼间白发已齐肩,形象地展示了岁月流逝之快。接着,“吾衰踰耳顺,君今五十期”则点明了自己已过耳顺之年,而友人阳能卿正值五十岁,暗示了两人年龄差距及对人生阶段的不同体会。
“欲挥鲁阳戈,白日不肯移”一句,借用古代传说中鲁阳挥戈使太阳倒退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希望时光倒流、挽回逝去岁月的愿望,但“白日不肯移”又揭示了时间不可逆转的现实。接下来,“孔公美全归,川上叹在斯”引用孔子在河边感叹时光流逝的典故,进一步深化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念子服官年,已谢趋时资”表明诗人对阳能卿从政经历的了解,指出他已不再追求世俗功利,体现了对超脱名利、回归自然生活的向往。“眷言同丘壑,世路焉足縻”表达了诗人与阳能卿共同追求隐逸生活的心愿,认为世俗之路束缚太多,不应被牵绊。
“荣辱本忽区,道真无等夷”强调了人生的荣辱得失都是暂时的,真正的价值在于遵循内心之道,不以世俗标准衡量。“知命固翳如,勉矣贵知非”则是对接受命运、坚守自我、不断反思的劝诫,鼓励人们在面对人生起伏时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智慧。
最后,“永愿均切琢,淇澳乃为归”表达了诗人与阳能卿共同追求精神家园的愿望,希望能在心灵深处找到宁静与和谐,如同淇澳之地,象征着理想中的避世之所。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时间和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我归矣,江之南,一蓑一钓桃花潭。
桃花潭水深千丈,金鳞尾尾密如蚕。
得鱼辄笑放鱼去,我不贪饵尔何贪。
移船就月还一饮,天为方床月为枕。
水红芙蓉烂云锦,醉则纵横看花寝。
看花寝,如之何,向来忧患付烟波。
侯景沦江左,湘东复有梁。
经纶钟厄会,祸乱发诸王。
忍死瞻姑熟,寻戈起岳阳。
车书千里蹙,符数百洲亡。
二主非神武,开基挟北强。
中兴乖晋睿,惭德肖吴光。
历闰天馀气,蛙鸣井底乡。
快心真噬腊,覆手已牵羊。
臣妾随三纪,圭裘隘一方。
故都终契阔,宗祀各悲凉。
双冢留衰楚,遗孙盛有唐。
神灵依古刹,云木抱回冈。
野火穹碑断,秋风蔓草黄。
樵童雍门叹,穗帐魏台荒。
天地双车毂,兴亡一酒觞。
冥然无足吊,幽思漫徜徉。
君看飞雪竞翩翩,云将争驱正著鞭。
人望已酬残腊后,物华兼值早梅天。
招沽北掾输平日,走马西州忆少年。
漏屋旋消濡弊褐,破窗穿过湿馀笺。
蹄涔易见真洼满,粪土难辞伪色鲜。
席户冷灰人削迹,朱门热炙客摩肩。
纷纷万事还如此,寂寂幽怀尽舍旃。
流水明中争趁月,断鸿深处独藏仙。
谁家渔棹空闻笛,何处樵村只见烟。
最好耕农相贺了,牛衣醉卧夕阳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