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李濠州挽词二首·其二》
《李濠州挽词二首·其二》全文
宋 / 黄庭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礼数最优徐孺子,风流不减谢宣城。

那知此别成千古,未信斯言隔九京。

落日松楸阴隧道,西风箫鼓送铭旌。

善人报施今如此,陇水长寒呜咽声。

(0)
注释
徐孺子:指徐稚,东汉时期有德行的儿童,以礼让闻名。
风流:形容人的风采和才情。
谢宣城:谢朓,南朝齐代著名诗人,以文采风流著称。
此别:此次分别。
九京:古代对地下世界的通称,此处指死亡。
落日:傍晚的太阳。
松楸:松树和楸树,常用于墓地。
铭旌:古代丧葬时挂在灵柩前的旗子,上面写有死者的名字。
善人:品德高尚的人。
陇水:泛指边远地区的河流,此处可能象征远方或哀思。
呜咽:形容声音悲切。
翻译
徐孺子的礼仪最为周全,他的风度并不逊色于谢宣城。
谁曾想这次离别竟成永诀,没想到这番话竟成了生死相隔的誓言。
夕阳下,松柏笼罩着墓道,秋风吹过,箫鼓声中护送着灵柩。
善良的人如今的回报如此感人,连陇水也发出悲凉的呜咽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为悼念李濠州(李之才)所作的挽词第二首。诗中,黄庭坚首先赞扬了李濠州的礼仪风度,将他与东汉名士徐孺子和南朝文人谢灵运相提并论,暗示其高尚品格和文采风流。接着,诗人表达了对两人永别的感慨,认为这次分别竟成永诀,令人难以置信他们从此阴阳两隔。

“落日松楸阴隧道”描绘了凄凉的送葬场景,夕阳下松树和楸树下的墓道显得格外寂静,西风吹过,伴随着哀伤的箫鼓声,为亡者送行。最后,诗人感叹善人的美德如今得到如此厚重的回报,然而他的离世却让人心生悲凉,仿佛听到冰冷的陇水发出低沉的呜咽,增添了挽歌的哀伤气氛。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李濠州的赞美和对其离世的哀悼,展现了诗人对故友的深情缅怀以及对生死无常的深刻感慨。

作者介绍
黄庭坚

黄庭坚
朝代:宋   字:鲁直   号:山谷道人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生辰:1045.8.9-1105.5.24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猜你喜欢

句·其二

一山九顶灯常现,六月三峨雪未消。

(0)

和石庵洪府理金沙酴醾牡丹二首·其一

金沙开遍牡丹忙,更簇酴醾上架芳。

霞绮罗纨围国色,玉堂金屋拥君王。

妆成三月春光富,留得一年花事长。

昨夜紫薇红药里,诏君题品是谁香。

(0)

次山房韵古意四首·其四

夜舟不藏壑,川流无回波。

百年逐忧乐,昼夜相戛摩。

逝者不复来,皓首成蹉跎。

谁欤伤凤衰,毋乃楚狂歌。

兹世固难免,纵有朝与鮀。

猗兰曲易弹,祇恐听者讹。

折杨杂黄荂,每与俚耳和。

感此歌晨风,忘我将如何。

(0)

感兴·其二

拟将物化问渔樵,妙里无形本寂寥。

大地云生千嶂雨,中天月上九溟潮。

山河劫运九中化,世界尘缘座上销。

此意到头谁会得,任他人道似逍遥。

(0)

和岳文二公西湖韵

昆明灰出海扬尘,老去英雄白发新。

宫阙崔嵬千里月,楼台牢落十年春。

血流杜宇悲游子,梦断梅花忆故人。

立尽断桥寒日薄,回头何处望天津。

(0)

句·其二

大柄如归手,蚊虻莫浪飞。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