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阴融尽毵毵雪。惨淡花明灭。嫩沙拂拂涨痕添。
想见故溪、绿到草堂前。夕阳红透樱桃粒。
掩映深沈碧。成都事事似江南。
只是香衾、两处受春寒。
翠阴融尽毵毵雪。惨淡花明灭。嫩沙拂拂涨痕添。
想见故溪、绿到草堂前。夕阳红透樱桃粒。
掩映深沈碧。成都事事似江南。
只是香衾、两处受春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远方故土的深切思念。诗中“翠阴融尽毵毵雪”一句,以一种柔和而又细腻的笔触,将春天融化的雪与树木间透出的阳光相结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温暖的氛围。
“惨淡花明灭”则是对春日里花朵凋零的生动描绘,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变迁的细致观察,也流露出一丝哀愁,似乎在感慨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嫩沙拂拂涨痕添”中,“嫩沙”形容初春时节树木的嫩枝,通过“拂拂”这一拟声词,传达了一种轻柔的触摸感,诗人似乎在用心感受着自然界的每一次变化。
“想见故溪、绿到草堂前”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深情思念。这里的“故溪”和“草堂”,不仅是地理上的指代,更承载着诗人的情感寄托。
“夕阳红透樱桃粒”则是一幅生动的春日晚景,诗人通过对夕阳照耀下的樱桃这一细节的描绘,再次展现了其对自然美景的深刻体验。
“掩映深沈碧”中,“掩映”一词用得十分精妙,它不仅形容了树木郁郁葱葱的样子,也传达了一种深远而又神秘的意境。
“成都事事似江南”则是诗人对成都和江南两地风光的一种比较,通过这种比较,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只是香衾、两处受春寒”一句,以一种淡淡的忧愁结束了全诗。这里的“香衾”,通常指的是精美柔软的被褥,而“两处受春寒”则是对远方家乡与当前所在之地同时感受到春日冷意的一种写照,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流露,构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情感世界。
风后轩皇佐,云峰谢客居。
承恩来翠岭,缔赏出丹除。
飞盖松溪寂,清笳玉洞虚。
窥岩详雾豹,过水略泉鱼。
乡入无何有,时还上古初。
伊皋羞过狭,魏丙服粗疏。
白雪缘情降,青霞落卷舒。
多惭郎署在,辄继国风馀。
公门世绪昌,才子冠裴王。
出自平津邸,还为吏部郎。
神仙馀气色,列宿动辉光。
夜直南宫静,朝趋北禁长。
时人归水镜,明主赐衣裳。
翰苑飞鹦鹉,天池待凤凰。
承欢畴日顾,未纪后时伤。
去去图南远,微才幸不忘。
邑有弦歌宰,翔鸾狎野鸥。
眷言华省旧,暂滞海池游。
郁岛藏深竹,前溪对舞楼。
更闻书即事,云物是新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