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道人》
《寄道人》全文
明 / 陶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偶读黄庭欲寄音,闻君今已恋琪林。

诛茅结屋云山里,祇恐云山不住心。

(0)
鉴赏

这首明代陶益所作的《寄道人》,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位诗人对道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云山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首句“偶读黄庭欲寄音”,诗人偶然间阅读了《黄庭经》这一道家经典,内心激起了想要传达心意的冲动。这里不仅展现了诗人对道家文化的亲近,也暗示了他与道人的深厚情谊。通过“欲寄音”这一动作,透露出诗人对远方道人的深切关怀和思念。

次句“闻君今已恋琪林”,诗人得知道人如今已经沉醉于琪林之中,表达了对道人生活状态的了解和认同。琪林,常被比喻为仙境或理想中的桃源之地,此处象征着道人追求的精神家园。这句不仅赞美了道人的生活情趣,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生活方式的向往。

接下来,“诛茅结屋云山里”,诗人想象自己在云雾缭绕的山中建造茅屋,隐居其中。这不仅是对道人生活方式的模仿,也是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然、对宁静生活的渴望。通过“诛茅结屋”这一具体行为,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对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向往。

最后一句“祇恐云山不住心”,诗人担心自己即使身在云山之中,内心仍难以真正放下尘世的牵绊。这句话既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也体现了诗人对自我心灵净化的深刻思考。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理想生活难以完全实现的无奈与感慨。

整体而言,《寄道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道家文化、自然生活以及内心世界探索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陶益

陶益
朝代:明

陶益(一五二○?—一六○○?),字允谦,号练江居士、江门迂客。其祖本为郁林人,附籍新会。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一五五六)以明经授江西永新训导。读书博学强记,精易通理。尝日集诸生,讲白沙之学于明伦堂;又构樾墩书屋,读书其中。抚按交荐,以目疾辞归,年八十卒。著有《练江子樾墩集》。清顾嗣协《冈州遗稿》卷五、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有传。
猜你喜欢

复往大名三首·其三

地湿频经水,田荒亦未收。

断云催雨过,涨水没桥流。

半世想高卧,十年悲远游。

藜羹不用挟,尚足诳饥喉。

(0)

复往大名三首·其一

复往真无策,兹行亦漫游。

尘埃走剧暑,风雨占新秋。

便欲还家去,其谁为汝谋。

尚怜苏季子,虚敝黑貂裘。

(0)

海陵杂兴八首·其三

诸老今无恙,秋来数寄声。

尚能无事饮,犹胜不平鸣。

行李虚长铗,生涯共短檠。

江湖日在眼,恐负白鸥盟。

(0)

初夏即事

歌呼连墙亦任渠,移门宾从又何如。

晴阶仰日卧红药,野水趁船跳白鱼。

多病且参箍桶话,得闲时近养生书。

平生不尽幽居兴,付与长江拯钓车。

(0)

扬州雍熙寺纳凉

高楼有馀凉,但见旗脚动。

鸟语檐角来,仰听风响弄。

江山旧还往,草木老宾从。

平生一笑适,可得万钧重。

翛然六尺床,更许佳月共。

(0)

桂斋

月里移根傍小斋,不惟收子看花开。

捣香筛辣归春瓮,准拟高人胜士来。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