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何处解尘襟,幽径寻轩入茂林。
身到静中方有我,事除诗外更无心。
江山相就能清景,桂柏新成已翠阴。
闻说逍遥樽酒会,三卿鱼袋斗黄金。
归来何处解尘襟,幽径寻轩入茂林。
身到静中方有我,事除诗外更无心。
江山相就能清景,桂柏新成已翠阴。
闻说逍遥樽酒会,三卿鱼袋斗黄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归隐后在幽静林下的轩中寻求心灵解脱的场景。首句“归来何处解尘襟”,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烦恼的厌倦与渴望找到心灵慰藉的心情。接着,“幽径寻轩入茂林”描绘了诗人沿着幽深的小径,踏入繁茂树林中的轩亭,寻找内心的宁静。
“身到静中方有我,事除诗外更无心”,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通过静心达到自我认知的过程,认为只有在静谧之中,才能真正认识自己,排除杂念,诗歌成为他心灵的唯一寄托。
“江山相就能清景,桂柏新成已翠阴”,诗人将自然美景与内心感受融合,江山的清丽景色与新长的桂柏树形成和谐的画面,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
最后,“闻说逍遥樽酒会,三卿鱼袋斗黄金”,通过宴会的描述,展现了诗人理想中的生活状态——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相聚,享受轻松愉快的时光,远离世俗的纷扰与功利的竞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归隐后的内心世界,以及对自然美景与精神自由的向往,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心灵解脱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
对黄花烂漫,能几日,又重阳。
问眼底湖山,新□□□,别是风光。
三台近临吴地,映奎躔、明处紫微郎。
人道当年豸角,这回收敛秋霜。笑谈。幕府昼偏长。
何事最为忙。但宽取一分,一分方便,亦足流芳。
山人敢攀宗衮,为东南、民命秉心香。
更借南阳菊水,殷勤满注瑶觞。
买陂塘旋栽杨柳,闲官宜治闲务。
老天助我攻清淡,两月不遭泥雨。规别渚。
更累土为山,留土分为屿。乡人共语。
叹百岁堙芜,一朝疏辟,此去日成趣。
江湖愿,自是平生心许。元英谁羡陈吕。
石渠细溜鸣琴筑,清似我家诗句。杯引醑。
便收拾松风,写入丝桐谱。区区学古。
愧窃禄无功,投闲有分,犹患不如圃。
春来久无雨,都作艳阳天。
天公素念民事,其忍秽良田。
鞭起九渊浓睡,散作两间膏泽,生意发天然。
听得老农语,大有是今年。玉堂深,金阙近,乱云烟。
乾坤放眼无际,何物不鲜妍。
休把圣功收敛,要使人心满慰,万事此为先。
我老归农好,宜买潞河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