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愚溪二首·其一》
《愚溪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草圣木奴安在哉,荒榛无处认池台。

伤心惟有溪头月,曾识仪曹半面来。

(0)
注释
草圣木奴:形容人或事物已不在,可能指代某位有才华的人。
荒榛:荒芜的丛生灌木,象征着破败和荒凉。
池台:古代园林中的池塘和平台,代表昔日的繁华景象。
伤心:表达诗人内心的哀伤。
溪头月:清冷的溪边月色,象征着岁月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
仪曹:古代官职名,这里可能指代某位官员或者友人。
半面来:只见过一面,表示记忆中的模糊印象。
翻译
草圣木奴哪里去了呢,昔日的池台如今只见荒榛。
只有那溪边的明月,还能记得曾经照见的仪曹半面风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愚溪二首·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乡愁和对自然美景的描绘。

"草圣木奴安在哉,荒榛无处认池台。"

这两句描写了一个宁静而又略显荒凉的山村景象。"草圣木奴"指的是长满了野草的古木和废墟,而"安在哉"表达了一种恬静的情感。"荒榛无处认池台"则是在说,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的人造建筑如池塘、台阁等已经无法辨识,只剩下了荒凉与废墟。

"伤心惟有溪头月,曾识仪曹半面来。"

这里诗人表达了一种对往昔的怀念之情。"伤心"说明诗人内心的不舍与哀愁,而"惟有溪头月"则是在说,只有那清澈的溪水边的明月,似乎还能勾起一些过往的记忆。最后两句"曾识仪曹半面来",诗人提及了过去认识的人,如今却只能看到他们一半的面容,这里既可以理解为对朋友或亲人的怀念,也可能是指时间流逝带走了许多美好事物,只留下了一丝回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记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以及面对岁月沧桑时的心境。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灵隐山次超然韵时超然归南岳住庵劝之

君亦工诗苦入神,冥搜物象故应贫。

客儿亭下才相见,巾子峰前便卜邻。

梦里笔期生蕊萼,胸中镜懒拂埃尘。

何当鈯斧住山去,要看青原一角麟。

(0)

潜心堂

潜心便是觅安心,立雪何烦问少林。

羽扇纶巾延客晚,蒲团禅板坐更深。

要先舟壑藏时悟,莫向风幡动处寻。

试抉孤峰云一寸,与民三日作春霖。

(0)

题婺州多福寺壁

我仆虽劳日未央,秋风行色稻花香。

归心那解同元亮,官况由来似伟长。

(0)

春风

春风吹桃李,欻然满中园。

群动不遑息,蝴蝶纷飞翻。

我亦感兹时,步屧绕林间。

容华岂不好,持久良独难。

置酒休其下,聊复罄馀欢。

君看桃与李,成蹊亦无言。

(0)

句·其三

旌旗太一三山外,车马长杨五柞中。

柳外雕鞍公子醉,水边纨扇丽人行。

(0)

崇仁县君魏氏挽词·其一

出自高明盛,归从望族贤。

崇仁膺帝命,积善信家传。

翌翌才三世,冥冥忽九泉。

空馀可铭事,追继采蘩篇。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郭应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