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自硗瘠,秋来成两丛。
翠旌舒晓日,绿锦障西风。
雨砌珠佩委,风檐翚扇重。
主人培壅厚,未肯畏严冬。
移植自硗瘠,秋来成两丛。
翠旌舒晓日,绿锦障西风。
雨砌珠佩委,风檐翚扇重。
主人培壅厚,未肯畏严冬。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通过对家中手植芭蕉的描述,展现了秋天生命力的勃发和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是一篇典型的咏物诗。
"移植自硗瘠,秋来成两丛" 这两句表明经过精心照料,原本贫瘠之地种植的芭蕉在秋天已经长成了繁茂的两大丛。这里既描写了植物的生长变化,也反映了诗人对园艺的热爱和投入。
接下来的 "翠旌舒晓日,绿锦障西风" 描述的是早晨芭蕉叶如同翠绿色的旗帜在阳光中舒展开来,而晚上则像绿色丝绸一样挡住了西边的微风。这些比喻生动地形象化了植物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
"雨砌珠佩委,风檐翚扇重" 则是对芭蕉在雨后的滋润和风中的摇曳进行描绘,通过将叶间积水比作珍珠,叶片随风轻摆如同扇子,增添了一份生动的细节。
最后 "主人培壅厚,未肯畏严冬" 表示诗人对芭蕉的爱护和信心,即使面临即将到来的严寒冬季,也不害怕,因为他相信通过适当的照料,这些生命力强大的植物能够度过冬天。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的乐观情怀以及对大自然无尽的热爱。
腊后寒收,柳眼青归,梅花笑生。
正阳和有脚,日边送暖,洪钧换轴,天上回星。
试巧春盘,介眉春酒,生意从头乐意新。
须知道,是东风近也,玉燕逢辰。
举头阊阖开明。
便稳驾轻车熟路行。
向玉堂青琐,从容洒翰,长淮赤壁,谈笑麾兵。
周洛犹尘,商岩未雨,天下苍生望太平。
休盘涧,任清溪九曲,不放舟横。
一门相种,胜河英岳粹,共扶昌箓。
夹辅正宜资鲁衙,左右秉持钧轴。
缓驾轻车,任回虎节,何事劳山国。
东民欲靖,作新少借康叔。
况是鸑鷟佳辰,雪霜深处,秀孕椿松绿。
天意特教荣晚节,挺挺世臣乔木。
绣斧功成,衮衣促观,莫恨公归速。
一陶和气,要令天下蒙福。
世事今如许。
祗先生、寿身寿国,尚堪撑拄。
一脉宽仁忠厚意,留到如今可数。
问谁是、擎天一柱。
名节难全官职易,这娥眉、肯效争妍妒。
几而作,色斯举。
沧州万顷舟横渡。
对和风、桃花流水,一蓑烟雨。
亲得紫阳传正印,且作斯文宗主。
世望皋夔伊傅。
天意须酬平治愿,抚参同、一卷长生谱。
平治了,仙为侣。
紫凋红落后,忽十丈,玉虬横。
望众绿帏中,蓝田璞碎,鲛室珠倾。
柔条紧风无力,更不禁、连日峭寒清。
空与蝶圆香梦,枉教莺诉春情。
深深。
苔径悄无人。
栏槛湿香尘。
叹宝髻蓬松,粉铅狼藉,谁管飘零。
不愁素云易散,恨此花、开后更无春。
安得胡床月夜,玉醅满蘸瑶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