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风䬘䬘,驱车行远郊。
中心有所悲,古墓穿黄茅。
茅中狐兔窠,四面乌鸢巢。
鬼火时独出,人烟不相交。
行行近破村,一径欹还坳。
迎霜听蟋蟀,向月看蟏蛸。
翁喜客来至,客来羞厨庖。
浊醪誇泼蚁,时果仍新苞。
相劝对寒灯,呼儿爇枯梢。
性朴颇近古,其言无斗筲。
忧欢世上并,岁月途中抛。
谁知问津客,空作扬雄嘲。
日落风䬘䬘,驱车行远郊。
中心有所悲,古墓穿黄茅。
茅中狐兔窠,四面乌鸢巢。
鬼火时独出,人烟不相交。
行行近破村,一径欹还坳。
迎霜听蟋蟀,向月看蟏蛸。
翁喜客来至,客来羞厨庖。
浊醪誇泼蚁,时果仍新苞。
相劝对寒灯,呼儿爇枯梢。
性朴颇近古,其言无斗筲。
忧欢世上并,岁月途中抛。
谁知问津客,空作扬雄嘲。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黄昏时分驾车远行至郊外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悲凉与孤寂之情。
“日落风䬘䬘”一句,以动人的笔触勾勒出夕阳西下的萧瑟气氛。“驱车行远郊”则透露出诗人行走在荒野之间,远离尘世的意境。接着,“中心有所悲,古墓穿黄茅”表达了诗人面对荒凉古墓时的心中悲思。古墓被野草覆盖,这种景象让人不禁感慨。
“茅中狐兔窠,四面乌鸢巢”两句,不仅描绘出自然界的生机,更暗示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孤立无援之感。狐、兔在草丛间觅食,而乌鸢则在四周筑巢,这些生命体现了一种原始而孤独的生存状态。
“鬼火时独出,人烟不相交”一句,则让我们感到诗人对人世冷漠的感受。鬼火,即野火,在夜晚偶尔闪烁,但这并未带来温暖,而是加深了诗人孤独与隔绝的情绪。
“行行近破村,一径欹还坳”两句,诗人的足迹渐渐接近一个破败的村庄,而路途崎岖,更显露了旅途中的艰辛和寂寞。迎霜听蟋蟀、向月看蟏蛸,则是对夜晚自然界声音与形态的描绘,增添了一份凄清之感。
“翁喜客来至,客来羞厨庖”一句,诗人虽对远方来客感到欣慰,但面对简陋的居所,却又不免有些羞涩。浊醪誇泼蚁,时果仍新苞,则是对简单生活的一种赞美。
“相劝对寒灯,呼儿爇枯梢”两句,诗人与来客相对饮酒,以寒灯为伴,呼唤儿童去燃烧枯木,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孤寂的夜晚氛围。
“性朴颇近古,其言无斗筲”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简朴生活方式的向往,以及他的话语中没有矫揉和虚伪。忧欢世上并,岁月途中抛,则是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最后,“谁知问津客,空作扬雄嘲”一句,诗人质疑有谁能理解行者的心思,而自己则如同古代文学家扬雄般,对世态发出讽刺和哀叹。
我闻抱膝翁,高卧南中庐。
方其未遇时,邈若与世疎。
起来扶汉业,肉骨成丰腴。
青简万世名,寒窗一编书。
出处宁异辙,此道诚非迂。
嬾老天下士,被褐尚穷居。
负米供一饱,晨昏撷园蔬。
自知身有待,宁论食无鱼。
博洽贯万理,收拾归一途。
翰墨泻三峡,意气横九衢。
才大用宁小,道肥身不臞。
勋名会有时,天意非人图。
璧玉藏名山,抱璞初不渝。
良工一雇盼,光彩照路隅。
看君策駉马,原言刈其刍。
春初走京华,秋杪归旧庐。
简编废已久,开卷涩且疎。
谁能击其蒙,石田或可腴。
雁山有佳士,读尽天下书。
足迹半九州,不惮道里迂。
陋邦何足临,而亦来我居。
相从一尊酒,未厌园中蔬。
笑谭欣有合,浩若纵壑鱼。
人生惟所适,所适各有途。
胸中苟不迷,到处皆通衢。
简瓢有真乐,颜氏何其臞。
没没嗟我生,未知终焉图。
论交须论心,所论在不渝。
原群示一语,令我反三隅。
君无金玉音,请诵一束刍。
《戊辰冬和汤南万韵》【宋·杜范】我闻抱膝翁,高卧南中庐。方其未遇时,邈若与世疎。起来扶汉业,肉骨成丰腴。青简万世名,寒窗一编书。出处宁异辙,此道诚非迂。嬾老天下士,被褐尚穷居。负米供一饱,晨昏撷园蔬。自知身有待,宁论食无鱼。博洽贯万理,收拾归一途。翰墨泻三峡,意气横九衢。才大用宁小,道肥身不臞。勋名会有时,天意非人图。璧玉藏名山,抱璞初不渝。良工一雇盼,光彩照路隅。看君策駉马,原言刈其刍。春初走京华,秋杪归旧庐。简编废已久,开卷涩且疎。谁能击其蒙,石田或可腴。雁山有佳士,读尽天下书。足迹半九州,不惮道里迂。陋邦何足临,而亦来我居。相从一尊酒,未厌园中蔬。笑谭欣有合,浩若纵壑鱼。人生惟所适,所适各有途。胸中苟不迷,到处皆通衢。简瓢有真乐,颜氏何其臞。没没嗟我生,未知终焉图。论交须论心,所论在不渝。原群示一语,令我反三隅。君无金玉音,请诵一束刍。
https://shici.929r.com/shici/FzKc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