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篆字高光远秀才》
《赠篆字高光远秀才》全文
宋 / 孙应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书家千载得阳冰,想像规模亦眼明。

心手相忘容力到,风姿迥出自天成。

屠龙绝技常难售,画虎何人浪自名。

良苦穷途说奇字,谁能载酒似西京。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èngzhuàngāoguāngyuǎnxiùcái
sòng / sūnyìngshí

shūjiāqiānzǎiyángbīngxiǎngxiàngguīyǎnmíng

xīnshǒuxiāngwàngróngdàofēng姿jiǒngchūtiānchéng

lóngjuéchángnánshòuhuàrénlàngmíng

liángqióngshuōshuínéngzǎi西jīng

翻译
书法千百年来承袭阳冰之风,观察和模仿他的风格也使眼界开阔。
心手合一,技艺纯熟,自然流露出独特的风度,这全然出于天赋。
高超的技艺往往难以售出,模仿他人的人怎能妄称自己是高手。
在艰难困苦中研究罕见的字体,又有谁能像西京人那样带着酒来欣赏这种艺术呢?
注释
书家:书法家。
阳冰:指唐代书法家李阳冰,擅长篆书。
心手相忘:形容技艺纯熟,心与手的动作协调一致。
风姿迥出:形容风格独特,与众不同。
屠龙绝技:比喻高超但难以施展的技艺。
画虎:比喻模仿他人。
奇字:罕见或奇特的字体。
西京:古代对长安(今西安)的称呼,这里可能指代文化中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应时所作,名为《赠篆字高光远秀才》。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是在赞美一位书法家的艺术成就和才能。

“书家千载得阳冰”,这里的“阳冰”指的是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书法,被誉为“阳冰帖”。诗人用这来形容书家技艺高超,能够在千年的时间长河中取得与古代书法大家相媲美的成就。

“想像规模亦眼明”,表达了诗人对这位书家的艺术构思和布局能力给予高度评价,说他的构图设计既宏大又清晰可辨。

“心手相忘容力到,风姿迥出自天成”则是说这位书家在创作时,已经达到了心手不受意识控制的地步,其书法之美,如同自然界中天成的奇迹一般,展现出了超凡脱俗的艺术风格。

“屠龙绝技常难售,画虎何人浪自名”表明这位书家的技术是极其罕见且难以购买得到,就如同传说中的屠龙之术一般。而“画虎何人浪自名”则是在反问谁又能像他这样轻易地获得声誉。

“良苦穷途说奇字,谁能载酒似西京”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书家在艺术道路上所遭遇的困难与挑战表示同情,同时也在追忆古代文人墨客们那种豪放不羁、醉心诗酒的情怀。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一篇赞美书法家的作品,通过精妙的文字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现了诗人对这位书家艺术成就的极高评价以及对其风格独特性的欣赏。

作者介绍

孙应时
朝代:宋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猜你喜欢

野望

思远卑栖地,凭高独望辰。

峡云低度晚,野水净含春。

语鹤关梁迥,归鸿岁月新。

不堪回首处,横笛倍伤神。

(0)

临行阿锁欲尽写前诗凡十一首既而色有未满曰:『斯语太文妾不用此可为别制数章取数月来情事综迹历历于心者谱之勿诳勿艳勿誉妾姿艺如一语有犯即罚君一杯』余曰『固然但每诗成而卿以为可亦引满赏此何如』一笑许诺遂口占为下酒十六首·其十六

身轻秘事几回痴,口噤心衔梦里知。

今日总来添别泪,不能填入断肠诗。

(0)

御君兄内子妆阁被火敬唁以诗八首·其五

明珠辟火语空传,多少江靡堕紫烟。

此夜枕前真不夜,步生莲是火中莲。

(0)

玉漏迟.五日寄沈绎堂宪副

琅玕吹苑雨,又逢佳节,新蒲初剪。

弹指韶华,目断潞亭春雁。

料是休文带损,洗榴枝、琥珀光浮鹦盏。凭阑倦。

有谁相共,桃笙葵扇。

此日楚客歌骚、奈仆本愁人,采丝空撚。

凝睇湘君,蓉佩香微人远。

频向使君索咏,休耽误、玉池鸳管。帘乍卷。

秾阴正移庭院。

(0)

咏美人所制杨妃舌用海汁捣糖霜里玫瑰瓣为之取其形似也·其三

一捻分明玉手将,宛然檀口吐丁香。

天生慧舌工翻案,不是杨梅强属杨。

(0)

代祀海渎纪成乐章有序·其十一迎神

阴风飕飕寒景流,神之来兮骖两虬,蠙珠结佩琅玕,湘灵作傧原胥俦,先驱欲至妖氛收,夔魖敛迹魍魉愁。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