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树一何乱予思。扶疏磊砢,下临兰池。
上有一双之乌,丹趾而翠衿。
自名为鹦䳇,若怨似矜态何深。
缴絷之,令彼不得奋飞。
嗟我不得奋飞,陇山辽辽望难归。
虽有四海志,翮仄翅剪竟焉施。
芳树一何乱予思。扶疏磊砢,下临兰池。
上有一双之乌,丹趾而翠衿。
自名为鹦䳇,若怨似矜态何深。
缴絷之,令彼不得奋飞。
嗟我不得奋飞,陇山辽辽望难归。
虽有四海志,翮仄翅剪竟焉施。
这首明代诗人王世贞的《汉铙歌十八曲·芳树》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繁茂的树木杂乱地引发诗人的思绪,枝叶茂盛且参差不齐,树下临近着一片兰池。树上栖息着一对色彩艳丽的鸟儿,它们脚趾朱红,衣襟翠绿,自称为鹦鹉,姿态既似含怨又似矜持,引人深思。诗人感叹自己如同被束缚的鸟儿,无法展翅飞翔,遥望陇山,归乡之路漫长。尽管心怀四海之志,但翅膀受阻,无法施展。整首诗寓言性强,借物抒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志向难以实现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