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岘山怀古》
《岘山怀古》全文
明 / 王鸣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断桥斜日出云津,访古登临感慨频。

鹦鹉不吟梁浦月,铜鞮空唱岘山春。

雍台树色西连楚,樊口桃花北向秦。

下马便寻羊叔子,看碑几度欲沾巾。

(0)
鉴赏

这首《岘山怀古》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王鸣雷所作,通过描绘岘山的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表达了对古代英雄人物的缅怀之情。

首联“断桥斜日出云津,访古登临感慨频”,开篇即以断桥和斜阳为背景,营造了一种怀旧的氛围。断桥与斜日的景象,不仅勾勒出岘山的自然风光,也暗含了历史的沧桑感。诗人在此处访古登高,心中涌起的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叹,更多的是对过往历史的深深感慨。

颔联“鹦鹉不吟梁浦月,铜鞮空唱岘山春”,运用了典故,将岘山的历史与文化融入其中。鹦鹉不复吟唱梁浦的月色,铜鞮的歌声在岘山的春光中显得空灵而寂寥。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岘山的静谧与历史的沉寂,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慨。

颈联“雍台树色西连楚,樊口桃花北向秦”,进一步扩展了岘山的地理范围,将它与更广阔的历史空间相联系。雍台的树色延伸至楚地,樊口的桃花则向着秦地,这种跨越时空的描绘,既展现了岘山的地理位置之重要,也寓意着历史文化的深远影响。

尾联“下马便寻羊叔子,看碑几度欲沾巾”则是全诗情感的集中体现。诗人下马之后,直接寻找着羊祜(字叔子)的遗迹,表明了他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在碑文前,诗人多次想要落泪,这不仅是对羊祜功绩的感慨,也是对自己内心情感的流露。通过这一细节,诗人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深切怀念以及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岘山怀古》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历史典故,展现了诗人对岘山及其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感,同时也反映了其对历史变迁的深思熟虑。

作者介绍

王鸣雷
朝代:明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字东村,又字震生。明诸生。有《空雪楼集》。
猜你喜欢

雍和

夙夜宥密,不敢宁宴。
五齐既陈,八音在县。
粢盛以洁,房俎斯荐。
惟德惟馨,尚兹克遍。

(0)

肃和

黄祗是祗,我其夙夜。
夤畏诚洁,匪遑宁舍。
礼以琮玉,荐厥茅藉。
念兹降康,胡宁克暇。

(0)

相和歌辞·采莲曲

稽山罢雾郁嵯峨,镜水无风也自波。
莫言春度芳菲尽,别有中流采芰荷。

(0)

断句

落花真好些,一醉一回颠。

(0)

易水送别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0)

在狱咏蝉并序

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厅事也,有古槐数珠焉。
虽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树,而听讼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
每至夕照低阴,秋蝉疏引,发声幽息,有切尝闻。
岂人心异于曩时,将虫响悲于前听。
嗟乎,声以动容,德人以象贤。
故洁其身也,禀君子达人之高行,蜕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灵姿。
候时而来,顺阴阳之数,应节为变,寄藏用之机。
有目斯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其真。
吟乔树之微风,韵姿天纵,饮高秋之坠露,清畏人知。
仆失路艰虞,遭时微徽。
不哀伤而自怨,未摇落而先衰。
闻蟪蛄之流声,悟平反之已奏,见情沿物应,哀弱羽之飘零,道寄人知,悯馀声之寂寞。
非谓文墨,取代幽忧云尔。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