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弯似蹙非蹙肙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露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两弯似蹙非蹙肙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露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这首诗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对《红楼梦》中人物林黛玉的细腻描绘。诗人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刻画了黛玉的独特气质和神韵。
"两弯似蹙非蹙肙烟眉",描绘了她眉毛的秀美而略带忧郁,仿佛轻皱又似含烟,富有诗意。"一双似喜非喜含露目",则写出她眼神中的微妙情感,似喜而不尽然,含蓄深沉。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通过她的表情和体态,展现出她的娇柔与哀愁。"泪光点点,娇喘微微",进一步强化了她的楚楚可怜之态。
"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将黛玉的静态美与动态美对比,如同静美的花朵映照水面,又如柔弱的柳枝在风中摇曳,形象生动。
最后两句"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以古代忠臣比干和美女西施为喻,赞美黛玉心思细腻,情感丰富,病态之美更胜过西子三分。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黛玉外貌、神态和内心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她独特的性格魅力和悲剧色彩,体现了曹雪芹对人物塑造的深厚功力。
辘轳鸣,秋风晚,寒日荒荒下秋苑。
辘轳鸣,井水寒,三更络绎啼井栏。
鸳鸯憔悴不成双,两雌一雄鸣铿锵。
哀鸣声何长,飞飞入银塘。银塘浅,翠带结。
塘水枯,带不绝。
愁魂夜啸缺月低,惊起城头乌磔磔。
城头乌,朝朝饮水鸳鸯湖。
曾见莲底鸳鸯日来往,忘却罗敷犹有夫。
夫怒啄雄,雄去何栖,翩然归来,闭此幽闺。
幽闺匿迹那可久,花里秦宫君知否?
不如万古一丘,长偕三百首。
幽闺人去灯光寂,照见罗帏泪痕湿。
同穴居然愿不虚,岁岁春风土花碧。
并蒂不必莲,连理不必木,痴骨千年同一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