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德由先世,承家见后人。
才名终不忝,医学更无伦。
崖石灵芝秀,庭阶玉树新。
缘资培养力,始见发生仁。
焚券非求誉,悬壶足养真。
衔珠蛇不异,守杏虎常驯。
浩荡乾坤大,涵濡雨露均。
清朝荣禄养,堂上綵衣春。
种德由先世,承家见后人。
才名终不忝,医学更无伦。
崖石灵芝秀,庭阶玉树新。
缘资培养力,始见发生仁。
焚券非求誉,悬壶足养真。
衔珠蛇不异,守杏虎常驯。
浩荡乾坤大,涵濡雨露均。
清朝荣禄养,堂上綵衣春。
这首明代邓雅的《题吴仲亨种德堂》描绘了吴氏家族的美德传承和医学成就。首联强调家族美德的延续,"种德由先世,承家见后人",表明家族的优良品德源自祖先,后辈继承并发扬光大。颔联赞美吴仲亨的才华与医术无人能及,"才名终不忝,医学更无伦"。
颈联通过"崖石灵芝秀,庭阶玉树新",形象地比喻他的医术如灵芝般珍贵,家族声誉如玉树般崭新。接着,诗人称赞吴仲亨的医德深厚,"缘资培养力,始见发生仁",他以医术滋养生命,展现出仁爱之心。
尾联进一步阐述吴仲亨的高尚情操,"焚券非求誉,悬壶足养真",他行医不图虚名,只为济世救人。"衔珠蛇不异,守杏虎常驯",以动物寓言表达他对病患的关爱和医术的威慑力。最后,"浩荡乾坤大,涵濡雨露均",赞誉他的医术如同天地间普降恩泽,而"清朝荣禄养,堂上綵衣春"则描绘出家族在朝廷中受到荣耀,家中充满温馨的景象。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吴仲亨的医术、德行以及家族的繁荣昌盛,体现了对医者仁心和家族传承的敬仰。
昔我观西湖,碧瓦荫丹楹。
冷泉一泓玉,占断钱塘清。
南来溯西江,滩以十八名。
出石访廉泉,醉眼增双明。
平生山水性,不着尘俗萦。
佳处辄留憩,竟日陪衿缨。
薄宦落横浦,师友皆豪英。
寻胜得湛泉,古甃莓苔青。
上有石崖峻,下有沙水冷。
近可俯贡川,远可企吴京。
为公饮春茶,日日来新亭。
弟兄相见竟何如,一见尤胜寄百书。
况是青春三月莫,相看白首七旬馀。
劳生衮衮谁休息,世事悠悠我定居。
索去自言生处乐,乾坤等是一蘧庐。
是中空洞任天游,去住飘然百不忧。
黄独有苗师懒瓒,碧云无语继汤休。
才名如此分千里,道术相忘混九流。
寄得诗来乘月看,满身风露一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