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遥吐卧龙头,渐觉清光万里浮。
人望使君如望月,要须如镜莫如钩。
明珠遥吐卧龙头,渐觉清光万里浮。
人望使君如望月,要须如镜莫如钩。
这首诗以“明珠”为喻,描绘了月亮在夜空中明亮而高悬的形象。诗人将月亮比作明珠,不仅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月光的璀璨,也暗示了月亮的珍贵与独特。接着,“渐觉清光万里浮”一句,进一步渲染了月光普照大地的景象,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清冷而遥远的光芒所覆盖。
“人望使君如望月”这一句,巧妙地将对月亮的仰望与对“使君”的期待相联系,表达了人们对领导者的崇敬和期盼。这里的“使君”可能指的是地方官员或领导者,诗人通过将“使君”与月亮相提并论,强调了领导者应当像月亮一样,光明正大,照亮人们前行的道路。
最后一句“要须如镜莫如钩”,则是对理想的领导者形象的进一步阐述。诗人希望“使君”能够像明镜一般公正无私,洞察一切,而不是像弯钩那样曲意逢迎,有所偏私。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于理想政治领袖的期待,即他们应当公正、透明,为民众谋福利,引领社会向着更加美好的方向发展。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既赞美了月亮的美丽与光辉,又寄托了对理想领导者品质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社会的憧憬。
使君起自飞龙初,执政大臣有荐书。
翻然欲复贞观时,拔茅汇进登唐虞。
祇为尚书期不赴,遂令十载留公车。
一朝赋就雄三辅,分符千里拜黄图。
黄图三辅名天下,文学吏治倾西都。
岂知世事非古昔,不爱鸣瑟爱筝竽。
黄金殊锡人所羡,素丝直节谁能渝。
解绶萧然别畿甸,怜才复尔寄江湖。
畿甸江湖浑不异,民风士习元相须。
君不见汉家制礼叔孙生,鲁国两生空踌蹰。
又不见六国纷纷争帝秦,仲连谔谔秦兵趋。
世道污隆有如此,谁云禄薄官为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