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瞻石像看唐碑,一径苍松映碧漪。
闻说宋公曾住此,寄声过客细吟诗。
来瞻石像看唐碑,一径苍松映碧漪。
闻说宋公曾住此,寄声过客细吟诗。
这首词作是刘克庄在宋代创作的,名为《玄山观》。诗人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古朴宁静的场景:来到石像前,凝视着那座刻有唐代碑文的遗迹,周围是一条蜿蜒曲折的小径,苍郁的松树映衬着清澈见底的碧水。这样的景致,不仅令人心旷神怡,更是激发诗人情感的源泉。
"闻说宋公曾住此"一句透露出历史的沧桑和人物的故事,让人不禁联想起那位曾在此处留宿的宋公,是否也曾被这静谧的环境所吸引,写下了自己的思考与感慨。诗人的心中充满了对过去的敬意和向往。
"寄声过客细吟诗"则是诗人自己的内心活动,将自己看到的一切,通过吟咏诗词的方式传递给后来的行者,让他们也能感受到这份宁静与深远。这不仅是一种艺术上的表达,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
整首诗词以其深邃的意境、鲜明的人物情感和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特有的韵味和风范。
捷书连昼,甘洒通宵,新来喜沁尧眉。
许大担当,人间佛力须弥。
年年八月八日,长记他、三月三时。
平生事,想祗和天语,不遣人知。
一片闲心鹤外,被乾坤系定,虹玉腰围。
阊阖云边,西风万籁吹齐。
归舟更归何处,是天教、家在苏堤。
千千岁,比周公、多个彩衣。
听都人共语,又还是、岁逢庚。
记今帖频催,衮衣将至,绣幰先迎。
笙歌六宫齐奏,到而今、犹唱贺升平。
千岁人间福本,天公著意看承。
秋深。
帘卷空明。
问西子,最宜晴。
喜新来多暇,玉醪龙炙,菊院花城。
明年耳孙头上,更君王、亲点泥金。
兜率摩耶住世,长看佛度众生。
指庭前、翠云金雨。
霏霏香满仙宇。
一清透彻浑无底,秋水也无流处。
君试数。
此样襟怀,顿得乾坤住。
闲情半许。
听万物氤氲,从来形色,每向静中觑。
琪花落,相接西池寿母。
年年弦月时序。
荷衣菊佩寻常事,分付两山容与。
天证取。
此老平生,可向青天语。
瑶卮缓举。
要见我何心,西湖万顷,来去自鸥鹭。
恨个侬无赖,卖娇眼、春心偷掷。
苍苔花落,先印下一双春迹。
花不知名,乔才闻气,似月下箜篌,蒋山倾国。
半解罗襟,蕙薰微度,镇宿粉、栖香双蝶。
语态眠情,感多情、轻怜细阅。
体问望宋墙高,窥韩路隔。
寻寻觅觅。
又暮雨凝碧。
花径横烟,红扉映月,尽一刻、千金堪值。
卸袜熏笼,藏灯衣桁,任裹臂金斜,搔头玉滑。
更恨檀郎,恶怜深惜。
尽颤袅、周旋倾侧。
软玉香钩,怪无端、凤珠微脱。
多少怕晓听钟,琼钗暗擘。
请诸君著眼,来看我、福华编。
记江上秋风,鲸嫠涨雪,雁徼迷烟。
一时多人物,只我公、只手护山川。
争睹阶符瑞象,又扶红日中天。
因怀下走奉橐鞬。
磨盾夜无眠。
知重开宇宙,活人万万,合寿千千。
凫鹥太平世也,要东还、赴上是何年。
消得清时钟鼓,不妨平地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