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隐何妨与世缘,贵游掩至亦恬然。
袷衣冷卧云归寺,铁笛横吹月上船。
群鹤养来如爱子,大鹏借得便飞仙。
身偏多病年无禄,社友松杉种墓田。
真隐何妨与世缘,贵游掩至亦恬然。
袷衣冷卧云归寺,铁笛横吹月上船。
群鹤养来如爱子,大鹏借得便飞仙。
身偏多病年无禄,社友松杉种墓田。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既有与世间的联系,又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首联“真隐何妨与世缘,贵游掩至亦恬然”表达了隐士虽远离尘嚣,但并不完全隔绝于世,他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外界的干扰。接着,“袷衣冷卧云归寺,铁笛横吹月上船”两句,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隐士在自然中的自在生活,无论是穿着简单、在寺庙中静卧,还是吹着铁笛、乘船赏月,都充满了诗意和洒脱。
“群鹤养来如爱子,大鹏借得便飞仙”则进一步展示了隐士对自然界的深厚情感,以及对自由与超凡境界的向往。他将群鹤视为自己的孩子般珍爱,而借助大鹏的力量,仿佛能实现飞升成仙的梦想。这种对自然界的亲近与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尾联“身偏多病年无禄,社友松杉种墓田”则透露出一丝无奈与现实的局限。尽管身体多病、年岁已高、没有官禄,但诗人依然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共同种植松杉,寄托着对未来的希望与对自然的敬仰。这一联既是对自身境遇的感慨,也是对友情与自然之美的执着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士在自然与社会之间寻找平衡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精神自由与理想生活的不懈追求。
汉唐誇汝南,豪杰不胜数。
山川有灵蓄,郁郁久不吐。
迩来见潘子,秀色实眉宇。
是家贤伯仲,学术本邹鲁。
他时俱特立,肯与哙等伍。
浪为叶城游,邂逅得晤语。
异乡逢岁晏,越鸟思南举。
江湖结后期,细与论今古。
南阳自古誇雄都,山川淑气无时无。
中间豪杰相间出,卧龙光武兴王图。
有唐昌黎百世士,布衣奋起为师儒。
风流异代骨虽朽,馀泽尚可濡焦枯。
刘郎先子挺奇质,志业文史称乡闾。
词场较蓺一不售,掉头便卜溪山居。
朋云友月终岁事,挟册教子犹区区。
青松寸根手自植,气概今已凌凡株。
虬髯龙甲拂天籁,飒若风雨来江湖。
悲哉孝思论罔极,新构永与甘棠俱。
西州骚人竞与赋,盛事相诧无贤愚。
续貂自昔人所诮,诗成出袖增踌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