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临溪水后依山,朗润清华足味閒。
每到未能坐逾刻,却因无逸忆其间。
前临溪水后依山,朗润清华足味閒。
每到未能坐逾刻,却因无逸忆其间。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环境清幽、自然和谐的居所,名为“味閒斋”。诗人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斋舍前临溪水、后倚青山的自然美景,营造出一种宁静淡雅的氛围。“朗润清华”四字,既是对环境的赞美,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与满足。“足味閒”则直接点明了此处是诗人寻求心灵宁静之所。
接下来的两句,“每到未能坐逾刻,却因无逸忆其间”,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味閒斋的喜爱之情。即使只是短暂的停留,也无法完全离开这份宁静与美好,以至于在离开后仍会怀念起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缕空气。这种情感的流露,不仅加深了读者对味閒斋的印象,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内心深处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味閒斋的自然风光与诗人的情感体验巧妙融合,不仅展现了清幽的自然景观,更传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