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陈元礼太常以使事至钱唐三月十七日堵无傲陈君从朱伯言陶中立韩与玉诸公西湖同泛分韵得气字》
《陈元礼太常以使事至钱唐三月十七日堵无傲陈君从朱伯言陶中立韩与玉诸公西湖同泛分韵得气字》全文
元 / 王祎   形式: 古风

钱唐积雨馀,景物散春媚。

时晖被原隰,远映皇华使。

良晤惬久暌,新情谐曩契。

朋俦集芳宴,举酒迭相慰。

念昔天子都,与君久留滞。

夜眠每连床,晨出时并辔。

爱深均骨肉,往往佩高谊。

别离未多年,升沉遽殊势。

颂台司礼乐,子职亦云贵。

况乃衔君命,光采增意气。

鶱腾诚足多,会合初不易。

清歌送窈窕,画舫荡空翠。

庶洽平生欢,聊尽今日醉。

持觞且徘徊,临风复歔欷。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元末明初时期,陈元礼太常作为使者至钱塘江畔,与友人在西湖泛舟畅饮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钱唐积雨馀”,点明了地点和背景,雨后的钱塘江畔,景色清新。接着“景物散春媚”描绘了春天万物复苏的美景,渲染了一种愉悦的氛围。“时晖被原隰,远映皇华使”则将自然美景与人物活动巧妙结合,使画面更加生动。

接下来,“良晤惬久暌,新情谐曩契”表达了重逢的喜悦和新旧情感的交融。“朋俦集芳宴,举酒迭相慰”描绘了聚会的热闹场景,朋友间相互敬酒,彼此慰藉。

“念昔天子都,与君久留滞”回忆了过去共处的时光,那时他们可能曾一同在京城度过。“夜眠每连床,晨出时并辔”描述了亲密无间的友谊,夜晚同床共眠,清晨并肩出行。“爱深均骨肉,往往佩高谊”表达了深厚的情感如同亲人一般,常常铭记着高尚的友谊。

然而,“别离未多年,升沉遽殊势”暗示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命运发生了变化。“颂台司礼乐,子职亦云贵”可能是指陈元礼在朝廷中的地位和职责。“况乃衔君命,光采增意气”则表达了他作为使者肩负重任,光彩照人,意气风发。

“鶱腾诚足多,会合初不易”感叹了相聚的难得和人生的起伏。“清歌送窈窕,画舫荡空翠”描绘了音乐与船行的美好画面,增添了几分浪漫。“庶洽平生欢,聊尽今日醉”表达了希望这次相聚能弥补往日的欢乐,尽情享受此刻的醉意。

最后,“持觞且徘徊,临风复歔欷”则是诗人对这次聚会的感慨,手持酒杯在风中徘徊,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也有对未来的忧虑。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友情的珍贵、时光的流转以及人生的复杂情感,是一首充满深情厚谊的作品。

作者介绍

王祎
朝代:元   字:子充   籍贯:义乌来山

王祎(yī)[公元一三二一年至一三七三年](一作袆),字子充,义乌来山人,后依外祖父居青岩傅。生于元英宗至治元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五年,年五十二岁。幼敏慧。及长,师柳贯、黄溍,遂以文章著名。太祖召授江南儒学提举。后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洪武初,诏与宋濂为总裁,与修元史。书成,擢翰林待制。以招谕云南,死于节,谥忠文。祎著有《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及大事记续编,《四库总目》又曾重修革象新书,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故城寄示同里诸子·其一

吴歌楚舞积年陈,赵至齐来逐日新。

昨日停车邹鲁地,不曾窥见酒垆人。

(0)

湖北通志局闻妻丧于时方修列女志稍整齐而后行悲哭之馀犹翻故纸停笔写哀遂成四绝·其三

入棺闻说彩衣鲜,费尽亲心总枉然。

十载宵晨有饥饱,不曾销我卖文钱。

(0)

四和香.黄三出所藏元刊文信国集杜诗属题盖囗中作也感而赋此

正气歌成诗更烈。字字悲宫阙。石烂海枯心不歇。

谁得及、铮铮铁。一卷麻沙精妙绝。来历犹能说。

我欲读之喉更咽。君试看、斑斑血。

(0)

叠前韵答振之·其一

疏佣那望绾青银,大好湖山愿寄身。

命果无愁甘守拙,诗常有债转忘贫。

能言鸟不巢幽谷,解笑花偏斗早春。

毕竟才华曾有几,也应难料后来人。

(0)

八声甘州.子大丈属效湘社集体赋六忆词·其四眠

忆眠时翠被自笼头,佯羞托春酲。

只诃梨紧系,倩伊亲解,斜背红檠。

那怨昨宵耽误,重与订兰盟。

梦里还频唤,两字卿卿。

谁把铜壶添水,乍月痕东上,倏近三更。

喜酥胸贴暖,争怕嫩寒生。

怪蓦地檀郎太猛,不提防人听堕钗声。

肯输与枕间双凤,惯并头横。

(0)

八声甘州.连句再赋六忆·其三食

忆食时脂晕尚留唇,含情递余杯。

说春纤切笋,郎应可口,小婢亲偎。

故向卿卿索哺,郎性武如孩。

笑语加飧未,底用侬陪?

总是团圞玉案,问有时对面,何似肩偎。

厌灵狸馋煞,嗅到凤头鞋。

似生成一双象箸,也朝朝在手不分开。

还同把牙儿剔箸,替拔金钗。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