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一瓯粥,香粳粲如玉。
稀稠要得所,进火宁过熟。
空肠得软暖,和气自渗漉。
过午一瓯粥,瓶罍有馀粟。
淡薄资姜盐,腥秽谢鱼肉。
岭南气候恶,永日值三伏。
外强几中乾,那受外物触。
两餐莫过饱,二粥可接续。
故人尺书至,教我禦瘴毒。
燕坐朝黄庭,妙理端可瞩。
神车御气马,昼夜更往复。
久久当自佳,根深柯叶绿。
寄语陈太丘,人生真易足。
醉饱厌腥膻,忽认海南叔。
晨起一瓯粥,香粳粲如玉。
稀稠要得所,进火宁过熟。
空肠得软暖,和气自渗漉。
过午一瓯粥,瓶罍有馀粟。
淡薄资姜盐,腥秽谢鱼肉。
岭南气候恶,永日值三伏。
外强几中乾,那受外物触。
两餐莫过饱,二粥可接续。
故人尺书至,教我禦瘴毒。
燕坐朝黄庭,妙理端可瞩。
神车御气马,昼夜更往复。
久久当自佳,根深柯叶绿。
寄语陈太丘,人生真易足。
醉饱厌腥膻,忽认海南叔。
此诗描绘了诗人谪居岭南时的生活状态及对饮食的讲究。诗中以“晨起一瓯粥”开篇,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粥的色、香、味,以及其对身体的滋养作用。诗人强调了饮食的适度,认为早餐和午餐各一碗粥,搭配清淡的调料,避免油腻和腥膻之物,是保持健康的关键。
诗中提到岭南的恶劣气候,长时间的酷暑让人感到内外皆干,难以承受外界的刺激。因此,诗人主张饮食不宜过量,以免加重身体负担。同时,他也收到了友人的书信,传授了道家的胎息之术,即通过调整呼吸来养生。诗人借此机会,表达了对简单生活、自然之道的向往,以及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最后,诗人以“寄语陈太丘,人生真易足”结束,意在提醒人们,生活并不需要过多的物质追求,简朴而健康的生活才是真正的满足。整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饮食健康的重视,也蕴含了对生活的哲思和对自然之道的追求。
嫩绿毵毵袅。蓦楼头、天涯望眼,被伊遮了。
客梦去年驮马过,一曲一湾芳草。
已难遣、露凉天晓。
不信东君还多事,把江南、愁样潜分到。
便听有,鹧鸪叫。黛深螺浅知多少。
有盈盈、腰塘儿女,相怜娇小。
隔水疏影三两店,一桁青山平靠。
且莫怪、红帘挂早。
要待春深风絮落,看蘋花、影里横斜照。
烟断处,出纡棹。
高风舞山叶,低风吹海沙。
沙黄间叶绿,撩乱空中花。
肩舆过山山径窄,海浪如磐走山脚。
泛泛孤心沙与飘,窣窣单衣叶同弱。
其上壁立千仞高,壁有万隙烟声号。
拂烟不落尔为鸟,缒藤可上吾非猱。
山坳一屋门当海,潮气流檐作奇采。
山人不识世沧桑,但识云容朝暮改。
我行下岭还上山,风色渐紧日欲残。
俯看港曲渔归艇,仰指云边雁出关。
山头砥石平如掌,独坐临风忆畴曩。
画城烟月总凄凉,古戍川原极苍莽。
深秋山草犹自丛,初花忽照山茶红。
山南山北隔咫尺,竟使气候殊春冬。
鹧鸪出竹催新雨,冷月穿林照眠虎。
云中如有仙人行,翠雾飘空落笙语。
《自关外至下岙》【清·姚燮】高风舞山叶,低风吹海沙。沙黄间叶绿,撩乱空中花。肩舆过山山径窄,海浪如磐走山脚。泛泛孤心沙与飘,窣窣单衣叶同弱。其上壁立千仞高,壁有万隙烟声号。拂烟不落尔为鸟,缒藤可上吾非猱。山坳一屋门当海,潮气流檐作奇采。山人不识世沧桑,但识云容朝暮改。我行下岭还上山,风色渐紧日欲残。俯看港曲渔归艇,仰指云边雁出关。山头砥石平如掌,独坐临风忆畴曩。画城烟月总凄凉,古戍川原极苍莽。深秋山草犹自丛,初花忽照山茶红。山南山北隔咫尺,竟使气候殊春冬。鹧鸪出竹催新雨,冷月穿林照眠虎。云中如有仙人行,翠雾飘空落笙语。
https://shici.929r.com/shici/y8VS8PHQ.html
君诗在吾几,君魂今曷归?
仰见海月高,满我怀中辉。
万里方沈阴,此月光与回。
象列天地中,未敢遁相违。
见月不见君,徙倚吾在阶。
君魂或即月,散气清无涯。
山清我非鹤,水清我非鹥。
局影向低屋,安能浩荡期?
吾影亦借月,君魂倘来羁。
可惜月不留,渐渐沈海西。
但馀墙隙光,照我彫鬓丝。
似难凄楚禁,月与吾影辞。
月去有明日,魂去无生时。
置我霄壤间,转同星光稀。
霏然下凉露,和泪沾裳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