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者忧不足,今者厌有馀。
垂垂匝晓夕,滟滟平浍渠。
苗事方用壮,过潦非所虞。
但虑盈与亏,理或相乘除。
它日傥望霓,神贶俱堕虚。
造物愿有终,屯膏时其输。
自此大有年,大书不一书。
饱饭乐田社,一官徒区区。
昨者忧不足,今者厌有馀。
垂垂匝晓夕,滟滟平浍渠。
苗事方用壮,过潦非所虞。
但虑盈与亏,理或相乘除。
它日傥望霓,神贶俱堕虚。
造物愿有终,屯膏时其输。
自此大有年,大书不一书。
饱饭乐田社,一官徒区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农事待举的景象,反映了农业生产中对自然条件的依赖和担忧。诗人通过对比昨日与今日的不同情形,表达了对农事的关切。
“昨者忧不足,今者厌有馀。”这两句点明了主题,从不够到过多的忧虑转变,反映了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
接下来的几句:“垂垂匝晓夕,滟滟平浍渠。苗事方用壮,过潦非所虞。”生动地描绘了一幅雨水充沛、农作物茁壮成长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洪涝之忧。
“但虑盈与亏,理或相乘除。”这句诗强调了农业生产中平衡供需的重要性,指出过多和不足都需要合理安排。
以下几句:“它日傥望霓,神贶俱堕虚。造物愿有终,屯膏时其输。”则是对未来天气变化的观察和祈愿,以及希望农业生产能够顺利完成的美好愿望。
最后,“自此大有年,大书不一书。饱饭乐田社,一官徒区区。”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多年的丰收与平安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对当今之世的官吏表示出一种淡漠和无奈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农事的描写,展示了诗人深厚的农业情怀以及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