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仆梅兼羽翼全,楚鸡非瑞莫争先。
啼归明月落边树,飞入百花深处烟。
避烧几曾遗远岫,引雏时见饮晴川。
荔枝初熟无人际,啄破红苞坠野田。
绣仆梅兼羽翼全,楚鸡非瑞莫争先。
啼归明月落边树,飞入百花深处烟。
避烧几曾遗远岫,引雏时见饮晴川。
荔枝初熟无人际,啄破红苞坠野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通过对鸟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好的感受和赞赏。
"绣仆梅兼羽翼全"一句中,“绣仆”指的是雄鹧鸪,它们的羽毛华丽而完整,这是对春天鸟类盛装的生动描写。
"楚鸡非瑞莫争先"则通过反面表达,对于那些不吉祥的东西,不需要过分强调其优越性,体现出诗人淡泊名利的心态。
接下来的两句"啼归明月落边树,飞入百花深处烟"描绘了夜晚鸟儿归巢的情景,以及它们在众多花丛中自由飞翔的画面。这里的“明月”与“百花”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
诗人通过"避烧几曾遗远岫,引雏时见饮晴川"这两句,展现了鸟儿在自然中寻找安身立命之地的情形。"避烧"暗示着春天火烧山林的场景,而"引雏"则表达了母鸟带领幼鸟觅食的温馨画面。
最后两句"荔枝初熟无人际,啄破红苞坠野田"描绘了一幅荔枝成熟时的静谧景象。无人打扰的荔枝被鸟儿啄食,这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的和谐相处,也传达了诗人对未被人类干预的纯净自然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他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