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丙午新正书怀十首·其一》
《丙午新正书怀十首·其一》全文
宋 / 范成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不用桃符贴画鸡,身心安处是天倪。

行年六十旧历日,汗脚尺三新杖藜。

祝我剩周花甲子,谢人深劝玉东西。

春风若借筋骸便,先渡南村学灌畦。

(0)
注释
桃符:古代新年时在门上挂的木板,上面写有神灵或吉祥语以驱邪避凶。
身心安处:指心灵与身体都感到舒适、宁静的地方。
花甲子:指六十岁,古人以天干地支纪年,六十年为一个循环,称为一个甲子。
玉东西:泛指珍贵的东西,这里可能指时间或生命。
翻译
不再用桃符和画鸡来祈福,内心安宁之处就是天道所在。
年纪已到六十,按照旧历计算,拄着新拐杖步行,步幅只有尺三长。
希望我的余生还能度过六个花甲之年,感谢他人深深劝我珍惜时光。
如果春风能助我恢复活力,我将先去南村学习灌溉田地的技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在丙午新年之际所作,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己身体状况的自嘲。首句“不用桃符贴画鸡”,暗示诗人不再追求世俗的节日装饰,而是注重内心的平静与安宁。接着,“身心安处是天倪”表达出诗人认为真正的幸福在于心境的宁静,而非外在的物质追求。

“行年六十旧历日”点明诗人的年龄,虽已年至六十,但并未感到衰老,反而以“汗脚尺三新杖藜”自嘲,表示虽然步履蹒跚,却依然乐观地使用新拐杖行走,展现出豁达的人生态度。

“祝我剩周花甲子”希望自己的余生还能度过六个十岁的周期,即六十年,显示出对长寿的期待。而“谢人深劝玉东西”则感谢朋友的关心,即使他们以美酒相劝,诗人也更愿意保持简朴的生活方式。

最后两句“春风若借筋骸便,先渡南村学灌畦”寓意如果春风能带来健康,诗人愿意在春天里学习农耕,过上田园生活,体现出诗人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和对老年生活的积极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范成大

范成大
朝代:宋   字:致能   号:称石湖居士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126-1193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
猜你喜欢

题画牛·其二牛弘

背卧斜阳龀短刍,箭锋犹带血模糊。

家人不用惊相报,且读床头一卷书。

(0)

次韵玉汝五老会

三三两两坐成行,忘却燕南是异乡。

福德正临吴分野,风流殊异晋高阳。

丹心旧许同忧国,清话时闻一哄堂。

俨若庐山山上见,不才深愧接馀芳。

(0)

招姚存道

子閒终不来,我病能数往。

翛然共月庵,清约坐成爽。

一雨终夜鸣,残暑归洗荡。

孤怀苦郁陶,世事多卤莽。

当时隔燕吴,晤语成坐想。

如何咫尺间,还复劳企仰。

小园亦何有,一味凉可赏。

閒庭风叶鸣,虚室云月朗。

觞豆非苟然,形声要重讲。

(0)

徐太夫人挽词

自昔勋名地,其来岂偶然。

天将开尔后,地必赖乎前。

燮理归元宰,丹青忆象贤。

封君今不作,内则古谁肩。

玉润光韬璞,珠辉朗在渊。

梅仙隐当市,冀缺馌归田。

桃李阴方茂,蘋蘩荐孔虔。

业贫春务早,劝读夜镫悬。

豹隐文常炳,鸡鸣戒独先。

壁经曾口授,奥义有心传。

方绩朝文伯,遗文泣马迁。

国风诗第一,曲礼目三千。

振迅当云路,胚胎自木天。

两朝资亮弼,四海入陶甄。

籯岂须金贻,厅惟可马旋。

义田文正在,学舍孟家联。

内阁流新宠,南阳表旧阡。

构材存朴斲,口泽在杯棬。

图像青冥里,佳城罨画边。

独山愁寂寂,百渎恨溅溅。

已睹封如斧,谁当笔似椽。

他年青史上,康子合同编。

(0)

送吴禹畴之任广东兼柬仲山

曲江看花三百俱,谁其厚者吴与徐。

岂惟乡邦语音合,亦似道义心情孚。

流光转盼一十九,反覆中间无不有。

京师再到是姻家,岭峤同行作寮友。

君才俊发不可当,利刀切玉如切肪。

声名朝到暮腾发,依然迟尔双来翔。

(0)

哭同年刘景元谕德三首·其三

壮气胸中屼不平,九原埋骨尚峥嵘。

抗章未请朱云剑,属纩仍全子路缨。

坐上直言常骇俗,暗中清节不求名。

奸谀未死君先化,史钺何年地下成。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