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起青蘋,平林迹如扫。
惊尘暗天过,天柱欹欲倒。
玄景忽西驰,严霜变秋草。
塞雁云中来,一举千里道。
物类尚有知,自信苦不早。胡为中夜心,屏营复如?。
朔风起青蘋,平林迹如扫。
惊尘暗天过,天柱欹欲倒。
玄景忽西驰,严霜变秋草。
塞雁云中来,一举千里道。
物类尚有知,自信苦不早。胡为中夜心,屏营复如?。
这首诗描绘了北方寒冷景象,以朔风为线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生命的脆弱。
首句“朔风起青蘋”,开篇即点出北风的凛冽,青蘋随风摇曳,预示着寒冷即将降临。接着“平林迹如扫”描绘了风吹过后的平静与清寂,仿佛大地被重新清洗过,一切归于宁静。
“惊尘暗天过,天柱欹欲倒”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了风力之大,尘土飞扬,甚至让支撑天地的天柱都似乎要倾倒,营造出一种震撼人心的气势。
“玄景忽西驰,严霜变秋草”则转而描写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化,太阳急速西沉,严霜覆盖了原本生机勃勃的秋草,暗示着生命在自然规律面前的无奈与短暂。
“塞雁云中来,一举千里道”以塞外的大雁飞行作为比喻,展现了生命的坚韧与自由,即使是在极端环境下,生命依然能够跨越千山万水,追求生存与自由。
“物类尚有知,自信苦不早”表达了对自然界万物的理解与尊重,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类自身行为的反思,强调了顺应自然、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最后,“胡为中夜心,屏营复如?”以疑问结束,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思考,也是对内心情感的探索,引发读者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时间的感悟,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洙泗启道统,绵延及孟轲。
轲殁圣绪绝,兹道寝以讹。
河汾有名儒,志道心靡它。
礼乐事探讨,诗书重研磨。
董薛与王魏,从游共切磋。
上希绍绝绪,下欲障颓波。
续经虽云僣,格言亦已多。
云何未学士,持论纷诋诃。
欲知经世心,东征有遗歌。
君不见春风二月三月天,桃红李白纷妖妍。
清歌妙舞欢未了,落英满地生愁烟。
又不见天南海北荒村道,极目萋迷总芳草。
牵愁引恨不知名,可惜流年为情老。
人生光景何匆忙,欢娱易过哀思长。
楚乡旧忆今无恙,湘江水碧湘山苍。
晴日宜晴雨宜雨,幽谷年年悄无侣。
荣枯喜乐两超然,老去心期只如许。
岁月悠悠忽复残,微霜欲度晓风寒。
依悽共结同心约,淡薄谁将冷眼看。
百亩幽芳连九畹,佳人一去何时返。
旧游衣佩向谁边,白石野篁孤月晚。
草色逢春处处芳,公门桃李满康庄。
惟应老谢庭前植,卒岁长含雨露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