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树笼秋池,锦帐迎风开。
水光曳倒影,矮菊纷舆台。
春风木芍药,是花岂云来。
淡妆绝脂粉,独秀墙之隈。
彷佛秦与虢,上马犹徘徊。
持以赠美人,斜插乌云堆。
碧树笼秋池,锦帐迎风开。
水光曳倒影,矮菊纷舆台。
春风木芍药,是花岂云来。
淡妆绝脂粉,独秀墙之隈。
彷佛秦与虢,上马犹徘徊。
持以赠美人,斜插乌云堆。
这首宋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池畔的静美画面。"碧树笼秋池"写出了树木映衬着秋水的宁静,"锦帐迎风开"则暗示了环境的华丽与主人的雅致。"水光曳倒影"进一步渲染了水面的波光与倒影之美,而"矮菊纷舆台"则点出菊花盛开的景象,增添了季节的色彩。
"春风木芍药,是花岂云来"将木芍药比作春天的使者,暗示其绽放的生机与活力。"淡妆绝脂粉,独秀墙之隈"赞美木芙蓉的素雅,即使不施脂粉,也自有一番清丽。"彷佛秦与虢,上马犹徘徊"运用典故,形容木芙蓉的娇艳如同古代美女秦、虢国夫人,即使离去,仍令人回味无穷。
最后两句"持以赠美人,斜插乌云堆"表达了诗人将这美丽的木芙蓉赠予佳人的愿望,想象她如云发般乌黑的秀发上斜插着木芙蓉,更显其风姿绰约。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木芙蓉的风姿,寄寓了诗人的情感,是一首富有意象和情感的咏物诗。